[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聚ε-己内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1995.6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0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罗际安;李红梅;韩娟;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08 | 分类号: | C08G63/08;C08G63/78;C08G63/85;C08G63/87;C08G63/84;C08G63/83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内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聚ε-己内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许多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内的大量应用,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的同时,却因其难以降解,对环境的白色污染也日益加剧,从而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公害之一…。开发具有生物降解性特性的高分子材料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聚ε-己内酯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柔韧性、延展性和生物相溶性。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环保材料,为人类解决白色污染提供了一条解决途径。由于其可降解性,可以单独用来生产降解塑料或与其它材料混合生产降解塑料;由于其柔韧性、延展性及与其它树脂塑料的相溶性,可以用来作聚氨酯等涂料的添加剂,改善涂料的柔韧性和强度;由于其生物相溶性可用于生产药物控制释放载体、骨科固定材料和一次性医疗用品。尤其是聚ε-己内酯降解后的产物为CO2和H2O,对人体无毒,其优良的药物通过性和力学性能,使其在生物医用材料料以及药物控释材料方面的应用表现突出。
聚己内酯主要通过单体己内酯开环聚合得到,化学反应试如下:
其开环聚合使用的催化剂有:胺、醇、酸、生物酶、稀土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等,有的还使用,光辐照、超临界流体CO2等辅助手段。
在现有技术中,01105642.8公开了一种制备高分子量聚ε-己内酯的方法,在搅拌下,单体聚ε-己内酯和配位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加热至60~100℃温度,恒温,然后加入烷氧基金属化合物引发剂,升温至100~120℃,反应2~3小时,用盐酸终止聚合,经沉淀和精制,可得到产物聚ε-己内酯,上述反应的具体条件是:(1)烷氧基金属化合物引发剂是M(OR)n,其中M是金属阳离子铝、锌、钛、锆、锡中的任一种;R是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中的任一种;n是金属阳离子配位数;引发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引发剂与单体的摩尔比是1∶9~21×102;(2)配位化合物是R1-(CH2CH2O)-,其中R1、R2、是H-、CH3-、C2H5-C3H7-CH3-中的任一种,n=1~10;配位化合物与单体的摩尔比是1∶40~50;(3)溶剂是有机溶剂,溶剂与单体的体积比是1∶0.6~2.6。该发明存在:溶剂聚合增加了溶剂处理工艺,并且,易有少量溶剂残留,影响产品性能;采用烷氧基金属化合物为催化剂,由于烷氧基金属化合物极易吸水,遇水分解,给存贮、添加带来不便。
02110858.7公开了一种制备高分子量支化聚己内酯的方法,以poly(ethylene-co-vinyl alcohol)即EVOH为引发剂,以ε-己内酯即ε-CL为单体在150~190℃搅拌熔融,然后降温至110~140℃,反应20~48小时,单体、引发剂的比是10~1000。该发明存在反应时间长,需用氯仿、庚烷等溶剂进行分离提纯的问题。
200610018386.4公开了一种生产热塑性聚己内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微波预处理:对ε-己内酯单体按10/1000~0.1/1000的重量比例加入催化剂,在微波场功率密度0.01~0.1Kw/dm3,微波加热温度120~180℃的条件下进行微波辐射2~10分钟;B.预聚合:将经过微波处理的ε-己内酯单体在120~180℃温度下,搅拌回流反应1~5小时,形成预聚体;C.聚合:对预聚体按10/10000~0.1/10000的重量比例加入催化剂,同时加入链控制剂,在温度170~220℃、真空度2000~100帕的条件下持续搅拌聚合15~40分钟,即得到熔体状热塑性聚己内酯。该发明存在:整个反应时间较长需4小时以上;采用微波技术,存在微波反应器放大和防微波泄露的问题;真空条件下聚合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制备聚ε-己内酯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ε-己内酯中加入单体重量0.03%-0.5%的主催化剂和0.01%-0.1%的助催化剂,在常压,温度120~250℃下搅拌反应0.5~1.5小时,根据分子量要求加入单体重量0.5%-0.05%的分子量调节剂环己醇,终止反应,抽真空,使体系的真空度达到50kpa以下,趁热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1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