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因修饰微生物及以此微生物生产衣康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8010.6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6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詹姆士·C·廖;张珮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5 | 分类号: | C12N1/15;C12N1/19;C12N1/21;C12P7/44;C12R1/66;C12R1/01;C12R1/15;C12R1/645;C12R1/185;C12R1/18;C12R1/19;C12R1/22;C12R1/225;C12R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因 修饰 微生物 以此 生产 衣康酸 方法 | ||
1.一种基因修饰微生物,包括:
第一外源性核酸序列,其编码顺式乌头酸脱羧酶(CAD),该第一外源性核酸序列连接至启动子,以及
突变之内源性icd基因,其编码异柠檬酸脱氢酶,该突变之内源性icd基因的柠檬酸脱氢酶表达量低于其野生型的表达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基因修饰微生物,其中该微生物选自下组:曲霉(Aspergillus)、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德克酵母菌(Dekkera)、肠杆菌(Enterobacter)、肠球菌(Enterococcus)、埃希氏菌(Escherichia)、欧文氏菌(Erwinia)、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乳杆菌(Lactobacillus)、乳球菌(Lactococcus)、摩根氏菌(Morganella)、团泛菌(Pantoea)、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青霉菌(Penicillum)、毕赤酵母菌(Pichia)、变形杆菌(Proteus)、假单胞菌(Pseudomonas)、二形性酵母菌(Pseudozyma)、红酵母菌(Rhodotorula)、沙门氏菌(Salmonella)、沙雷氏菌(Serratia)、志贺氏菌(Shigella)、酵母菌(Saccharomyces)、黑穗菌(Ustilago)及耶氏酵母菌(Yarrowi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基因修饰微生物,其中该微生物包括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担子菌类酵母菌(Pseudozyma Antarctica)、解脂耶氏酵母菌(Yarrowialipolytica)或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基因修饰微生物,还包括第二外源性核酸序列,其编码选自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柠檬酸合成酶、2-甲基柠檬酸合成酶、柠檬酸裂解酶、乌头酸酶及2-甲基柠檬酸脱氢酶中的至少一种多肽,且该第二外源性核酸序列连接至启动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基因修饰微生物,其中该微生物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该第二外源性核酸序列编码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柠檬酸合成酶或乌头酸酶,且该乌头酸酶为乌头酸酶A或乌头酸酶B。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基因修饰微生物,其中该第二外源性核酸序列编码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且该微生物还包括第三外源性核酸序列,其编码选自柠檬酸合成酶、2-甲基柠檬酸合成酶、柠檬酸裂解酶、乌头酸酶及2-甲基柠檬酸脱氢酶中的至少一种多肽,该第三外源性核酸序列连接至启动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基因修饰微生物,其中该微生物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该第三外源性核酸序列编码柠檬酸合成酶或乌头酸酶,且该乌头酸酶为乌头酸酶A或乌头酸酶B。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基因修饰微生物,其中该第二外源性核酸序列编码柠檬酸合成酶、2-甲基柠檬酸合成酶或柠檬酸裂解酶,且该微生物还包括第三外源性核酸序列,其编码乌头酸酶或2-甲基柠檬酸脱氢酶,该第三外源性核酸序列连接至启动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之基因修饰微生物,其中该微生物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该第二外源性核酸序列编码柠檬酸合成酶,该第三外源性核酸序列编码乌头酸酶,且该乌头酸酶为乌头酸酶A或乌头酸酶B。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基因修饰微生物,其中该第三外源性核酸序列编码柠檬酸合成酶、2-甲基柠檬酸合成酶或柠檬酸裂解酶,且该微生物还包括第四外源性核酸序列,其编码乌头酸酶或2-甲基柠檬酸脱氢酶,该第四外源性核酸序列连接至启动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之基因修饰微生物,其中该微生物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该第三外源性核酸序列编码柠檬酸合成酶,该第四外源性核酸序列编码乌头酸酶,且该乌头酸酶为乌头酸酶A或乌头酸酶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80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新组装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铈系研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