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弧形薄壁箱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5216.3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0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淼;王海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本淼;王海崴 |
主分类号: | B28B1/52 | 分类号: | B28B1/52;B28B7/22;B28B7/26;E04B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湖南省长沙车站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形 薄壁 箱体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三弧形薄壁箱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主体模具和侧模具,所述主体模具包括基板(1)、固定在基板上的前框架(5)、顶框架(4)、后框架(3)和底框架(2),所述顶框架(4)和底框架(2)靠近后框架(3)的一边有支撑座(18),所述基板(1)为弹性材料制成的长方形板,基板上各框架之间不接触,所述侧模具包括左侧板(8)和右侧板(9)及分别固定在上面的加强件(6),所述基板上顶框架(4)和底框架(2)对应的中间部位开有连接贯穿通道的孔(14),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A、基板带框架的一面朝下放置在工作面上,左侧板和右侧板放置在基板旁边,带加强件的一面朝下,
(1)、然后在基板和左侧板、右侧板上按实际需要以一层水泥砂浆、一层增强性材料的方式形成基料;
(2)、按上述相同方式在贯穿通道模具上涂覆基料;
B、以后框架为支撑面将顶框架和底框架分别由两边抬起,将前框架与底框架对接并利用锁扣固定;即各个框架以框架之间间隔的基板为折点,将基板围成一个四面体,四面体的三个折边为弧形边;
(1)、对基板两端对接处的基料接口进行接合处理;
(2)、将涂覆了基料的贯穿通道模具安置在基板上顶框架和底框架处的孔中,并将贯穿通道模具上的基料与孔接触处的基料进行敷合密封;
C、在基料初凝前,将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挤入到基板折成的四面体的两侧面内,
(1)、挤入左侧板、右侧板时带加强件的一面朝外,将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涂抹基料的一面分别挤入基板围成的四面体的两个侧面内,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基料与基板围成的四面体上的基料结合,
D、待模具内的基料完全固化后,再分别拆除基板、贯穿通道模具、左侧板和右侧板,得到最终的薄壁箱体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性材料为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丝、钢丝网或塑料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长度大于框架与框架之间距离的一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基板放置在震动平台上,在浇注基料时由震动平台对基料进行晃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顶框架和底框架是利用吊架抬起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前框架和后框架对应的中心部位或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中心部位有凹槽(7)或连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两端对应的上半框架和下半框架边上安装有锁扣(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4)处的基板上有凹向底框架的弧形坑(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本淼;王海崴,未经王本淼;王海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21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支撑座的三弧形边薄壁箱体模具
- 下一篇:一种水管接头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