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非金属材料低温弯折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4539.0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5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玲;王越;侯丽华;王庆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 | 分类号: | G01N3/3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窦久鹏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非金属材料 低温 试验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创造涉及对柔性非金属材料低温弯折试验的设备及试验的方法。
背景技术:目前,没有柔性非金属材料低温弯折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发明内容: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非金属材料低温弯折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柔性非金属材料低温弯折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推拉杆、轨道、可动夹持端,固定夹持端、支座、双耳托板螺母和螺栓构成,可动夹持端和固定夹持端制成上下对称的凸形件,在上凸形件的两侧制出通孔,在下凸形件的两侧制出螺纹孔,将两根轨道对称的安装在支座上,在轨道的一端将固定夹持端的下凸形件经螺栓固定在支座上,将双耳托板螺母装在上下凸形件的通孔及螺纹孔内,将可动夹持端的上下凸形件用双耳托板螺母固定,将可动夹持端安放在轨道上,推拉杆与可动夹持端下凸形件连接。
柔性非金属材料低温弯折试验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柔性非金属材料低温弯折试验设备安装在低温试验箱(给出牌号)中,将推拉杆端头伸出低温试验箱外面;
2)、在轨道上涂敷润滑酯(给出牌号);
3)、安装试片;
4)、低温试验箱降温:降温速度为5℃/min,降到试验目的设定的温度,开始保温;
5)、开始弯折:推动推拉杆往复60次;
6)、升温到室温,取出试样,检查试样。
本发明创造的优点:解决了柔性非金属材料低温弯折试验,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柔性非金属材料低温弯折试验设备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左侧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侧视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切面示意图;
图5是沿图2中A-A线的切面示意图。
图中的:1、推拉杆 2、轨道 3、可动夹持端 4,固定夹持端5、支座右铭 6、双耳托板螺母 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柔性非金属材料低温弯折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推拉杆、轨道、可动夹持端,固定夹持端、支座、双耳托板螺母和螺栓构成,可动夹持端和固定夹持端制成上下对称的凸形件,在上凸形件的两侧制出通孔,在下凸形件的两侧制出螺纹孔,将两根轨道对称的安装在支座上,在轨道的一端将固定夹持端的下凸形件经螺栓固定在支座上,将双耳托板螺母装在上下凸形件的通孔及螺纹孔内,将可动夹持端的上下凸形件用双耳托板螺母固定,将可动夹持端安放在轨道上,推拉杆与可动夹持端下凸形件连接。
柔性非金属材料低温弯折试验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柔性非金属材料低温弯折试验设备安装在低温试验箱(给出牌号)中,将推拉杆端头伸出低温试验箱外面;
2)、在轨道上涂敷润滑酯(给出牌号);
3)、安装试片;
4)、低温试验箱降温:降温速度为5℃/min,降到试验目的设定的温度,开始保温;
5)、开始弯折:推动推拉杆往复60次;
6)、升温到室温,取出试样,检查试样。
实施例:
飞机上的蓄压油箱内部通过两个胶囊膜片分隔成空气和燃气两个互相独立的腔,蓄压油箱进行打骂靠性寿命试验多次出现失效,发现是胶囊膜片疲劳裂纹和破损,是胶囊膜片材料耐低温弯折性能差造成的,材料厂家对材料配方及制造工艺调整后的胶囊膜片需要进行低温弯折试验,但是没有现成的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因此设计了该试验设备,并利用该试验设备进行弯折试验,蓄压油箱寿命试验规定12个周期高低温试验,其中低温是-45℃,因此确定胶囊膜片低温弯折试验温度为-55℃,弯折60次,试验过程是:1)、将柔性非金属材料低温弯折试验设备安装在低温试验箱(意大利ACS公司产型号CH300CABF)中,将推拉杆端头伸出低温试验箱外面;2)、在轨道上涂敷润滑酯(牌号:长城7023低温航空润滑脂);3)、安装试片:试片尺寸为200×20~50mm;将试片两端分别夹在可动夹持端和固定夹持端,使试片处于自由状态,不受力;4)、低温试验箱降温:降温速度为5℃/min,降到试验目的设定的温度-55℃,开始保温;5)、开始弯折:推动推拉杆往复60次;6)、升温到室温,取出试样,检查试样。
本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满足了胶囊膜片材料耐低温弯折性能的试验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4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