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茶叶同时制备七种儿茶素单体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70815.6 申请日: 2010-05-13
公开(公告)号: CN101830882A 公开(公告)日: 2010-09-15
发明(设计)人: 王洪新;唐弟康 申请(专利权)人: 遵义陆圣康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07D311/62 分类号: C07D311/62
代理公司: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代理人: 刘学诗
地址: 564100 贵***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茶叶 同时 制备 儿茶素 单体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产品加工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从茶叶同时制备七种儿茶素单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儿茶素(catechins)化学结构上属于双氢黄酮醇类(黄烷醇)化合物,是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GTP)的主要活性成分,约占GTP总质量的60-80%。GTP是茶叶中儿茶素类、黄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约占茶叶干重的15-30%。目前,茶多酚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配料和添加剂)、医药、保健品、日化(牙膏、沐浴露、洗发精等)、纺织、空调净化。最新研究证明,有可能在更深入和广阔的层面上对人类健康作出贡献。如儿茶素制造百日咳等疫苗、抗新型流感等。(中央台播报-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2009年8月1日报道,日本大阪大学和横滨市卫生研究所研究人员日前利用一种绿茶提取物开发出一种新型抗流感药物。这种药物是把加工后的EGCG混入季节性流感或禽流感病毒中,再注射入动物的肾脏细胞,研究病毒的感染能力。结构发现,加工后的EGCG抑制病毒感染的效果可媲美抗流感药物达菲……)。

茶叶儿茶素化合物是一类物质的总称,在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辐射、降血压血糖血脂、抗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癌等方面是茶多酚中生物活性最强的成分。茶叶中含量较高、活性较强的儿茶素主要有七种:E-C、EGC、D-C、EGCG、ECG、GCG和CG,分子结构式见附图1。其中E-C、EGC和D-C为非酯型儿茶素,EGCG、ECG、GCG和CG为酯型儿茶素。

分离、制备多种儿茶素单体的重要意义在于:(1)茶叶深加工生产茶多酚的研究单位及工厂均需要检测产品中每种儿茶素的含量,需要大量的标准品对照,而目前国内仅仅能够制备EGCG等少数单体,且纯度不高,大部分使用者只好购买国外公司产品;(2)新药、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往往需要从化学成分角度来证明其剂量和效果,需要大量的高纯度儿茶素单体;(3)茶食品、茶饮料最新研究证明,非酯型儿茶素苦味小而酯型儿茶素苦味较重,本发明技术使用后可以任意调节各种儿茶素的比例;(4)人体代谢研究证明,复杂儿茶素(一般为酯型)经代谢成简单儿茶素(一般为非酯型)后更容易消化吸收,因此在开发针对不同目的用途的产品时需要不同的儿茶素配伍。

目前,茶多酚、儿茶素的研究已经成为茶叶加工、医药、保健品、日化等领域的热电之一,有关它们的提取、分离、纯化有不少文献报道。但工艺技术及实现手段(装备)较落后,以传统方法居多,大都用到毒害性有机溶剂,造成溶剂残留、能耗高、产品质量差;儿茶素分离纯化大都针对EGCG一种化合物进行,而且大都从茶多酚产品出发,用到价格昂贵的进口分离材料Sephadex-LH20。“一种从茶多酚或儿茶素混合体系中分离制备多种儿茶素单体的方法”(申请号CN200910042834.8)公开了一种从茶多酚或儿茶素混合体系中分离制备多种儿茶素单体的方法。该方法将茶多酚或儿茶素混合体系样品经预处理、液相色谱分离、馏分截取、闪式蒸发浓缩、干燥结晶,即制备出儿茶素单体,茶多酚或儿茶素混合体系样品的预处为质量浓度为0.4~1.2mg/ml,调pH值至3.5~5.5,然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柱除咖啡因;采用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色谱系统固定相为C18柱内径50~100mm,填料粒径20~60μm,流动相为:12%~18%低碳醇+0.5~3%弱酸+水87.5-79.0%(v/v),10~60p a柱压下用所述流动相淋洗色谱柱;所述的闪式蒸发浓缩过程为:将馏分液注入闪式蒸发器,在维持收集液温度35-65℃的条件下进行蒸发浓缩,得到4种儿茶素单体。与本发明的原料及主体技术特征完全不同。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叶(干品)年产量已达到140万吨,其中低档茶、碎茶占到20%以上。每年尚有更大量的夏秋茶叶没有采收利用。因此本发明将对人类健康及茶叶的深度加工及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陆圣康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遵义陆圣康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0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