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TLP蛋白编码基因GmTLP1的抗病性基因工程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6250.6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7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喻德跃;黄燕平;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10;C12N15/82;A01H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素卿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tlp 蛋白 编码 基因 gmtlp1 抗病性 基因工程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豆TLP蛋白编码基因GmTLP1的抗病性基因工程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讲涉及植物病毒胁迫应答的第5类病程相关蛋白。
背景技术
类甜蛋白最早是从非洲甜菊当中分离出来,后来在烟草、土豆、大麦、水稻上相继发现,研究表明它在离体条件下具有很强的抑菌抗菌活性(Ren et al.,2000),将该蛋白导入植物体内可明显提高植物的抗病性,而且这类蛋白还对渗透胁迫产生反应(Ren etal.,2005)。许多类甜味蛋白基因已经被分离,并转化到了土豆,水稻,小麦和其它作物中。土豆中,转基因株系提高了对土豆晚疫病的抗性,表现为:转基因株系发病时间晚1-2d,病斑从接种点蔓延较慢,多数叶片上接种点病斑不扩散,叶片仍为绿色,嫩叶表现尤为突出(金红等,2001)。水稻中,转基因株系提高了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表现为:接种Rhizoctonia solani Kühn两周后,T1和T2代转基因植株的受害面积均明显小于非转基因植株(Datta et al.,1999)。小麦中,转基因株系提高了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表现为:T1和T2代转基因植株推迟了病斑的发展,并且减轻了白粉病症状(XING et al.,2008)。其它作物如西红柿(Radhajeyalakshmi et al.,2005)、杂草(Fu et al.,2005)也有类似的报道。
本研究从大豆品种科丰1号中利用SMV诱导的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克隆了类甜味蛋白编码基因GmTLP1,并研究了其与SMV胁迫的关系,提出了利用GmTLP1基因进行植物提高综合抗病性的基因工程改良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个大豆TLP蛋白编码基因GmTLP1的抗病性基因工程应用,该基因可作为目的基因导入植物,提高植物的综合抗病性,以进行植物品种改良。
技术方案
大豆TLP基因GmTLP1,其序列为:SEQ ID NO.2。其基因工程应用,包括:
1)大豆TLP蛋白编码基因GmTLP1的克隆
通过研究SMV诱导后的蛋白质差异表达图谱,分析鉴定出一个甜味蛋白,在大豆序列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得到大豆TLP基因的全长序列,设计两端引物,引物序列见SEQ ID NO.4和SEQ ID NO.5。
以大豆(Glycine max)叶片的总RNA为模板,经反转录合成cDNA后,进行PCR扩增,PCR程序如下:94℃预变性5分钟,94℃变性30秒,60℃复性50秒,72℃延伸1分钟,共35个循环,72℃保温10分钟,随后12℃恒温,将PCR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后获得具有完整编码区的1021bp大小的大豆TLP基因的cDNA序列,见SEQ ID NO.1,其中编码区序列见SEQ ID NO.2,命名为GmTLP1,由669bp组成;
2)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GmTLP1基因与试剂盒中的pdonr vector载体进行BP反应,并进行菌液PCR测序验证,PCR引物见SEQ ID NO.8和SEQ ID NO.9,PCR程序同步骤1),获得入门克隆(entry clone);将得到的入门克隆与目的表达载体(destination vector)pMDC83进行重组反应,得到35S-GmTLP1-pMDC83植物过量表达载体,然后采用冻融法将35S-GmTLP1-pMDC83转入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中。
3)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将步骤2)获得的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烟草叶盘转化法转入烟草,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PCR,引物和具体的PCR过程与步骤1)相同,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序列见SEQ ID NO.6和SEQ ID NO.7,Southern blot分析引物序列见SEQID NO.10和SEQ ID NO.11验证后进行植物的抗病性评价:
在直径为15cm的培养皿中,先用含终浓度为50μg/ml筛选抗生素Hgy的1/2MS生根培养基培养,待野生型未转基因烟草(C)及T1代转基因株系萌发生长成小苗后(约两周),将它们移栽至带有营养土的花盆中,用保鲜膜封口保湿,待小苗长到顶住保鲜膜后揭开保鲜膜,让其自由生长。待长到具有四出复叶时,在第二出复叶上接种烟草花叶病毒,每株接半片叶子,为避免磨擦接种时力度不一致造成的误差,接种时轻轻涂抹均匀即可。转基因植株出现病斑比野生型未转基因烟草C早14h,叶片枯斑损失面积达到叶片面积一半时相对C早20h以上。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6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收贵金属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免疫识别分子标记及其构建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