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TLP蛋白编码基因GmTLP1的抗病性基因工程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56250.6 申请日: 2010-04-23
公开(公告)号: CN101857869A 公开(公告)日: 2010-10-13
发明(设计)人: 喻德跃;黄燕平;杨华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29 分类号: C12N15/29;C12N15/10;C12N15/82;A01H5/00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张素卿
地址: 21009***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豆 tlp 蛋白 编码 基因 gmtlp1 抗病性 基因工程 应用
【权利要求书】:

1.大豆TLP蛋白编码基因GmTLP1,其序列为:SEQ ID NO.2。

2.权利要求所述大豆TLP蛋白编码基因GmTLP1的基因工程应用,包括;

1)大豆TLP蛋白编码基因GmTLP1的克隆

以大豆(Glycine max)品种科丰1号叶片的总RNA为模板,经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后,进行PCR扩增,引物序列见SEQ ID NO.4和SEQ ID NO.5,PCR程序如下:94℃预变性5分钟,94℃变性3秒,60℃复性50秒,72℃延伸1分钟,共35个循环,最后72℃保温10分钟,随后12℃恒温,将PCR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后获得具有完整编码区的1021bp大小的大豆TLP基因的cDNA序列,见SEQ ID NO.1,其中编码区序列见SEQ ID NO.2,命名为GmTLP1,由669bp组成;

2)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GmTLP1基因序列与Invitrogen公司的Technology with ClonaseTM II试剂盒中的pdonr vector载体进行BP反应,并进行菌液PCR测序验证,引物序列见SEQ ID NO.8和SEQ ID NO.9,具体的PCR过程与步骤1)相同,获得入门克隆;将得到的入门克隆与Invitrogen公司开发的目的表达载体pMDC83进行重组交换,得到35S-GmTLP1-pMDC83植物过量表达表达载体,pMDC83载体自身带有GFP报告基因,然后通过冻融法将载体转入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中;

3)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将步骤2)获得的含35S-GmTLP1-pMDC83载体的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通过叶盘转化法转入烟草,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PCR,引物和具体的PCR过程与步骤1)相同,实时荧光定量qPCR引物序列见SEQ ID NO.6和SEQ ID NO.7,Southern blot分析引物序列见SEQ ID NO.10和SEQ ID NO.11验证后进行植物的抗病性评价:

在直径为15cm的培养皿中,先用含终浓度为50μg/ml筛选抗生素Hgy的1/2MS生根培养基培养,待野生型未转基因烟草C及T1代转基因株系萌发生长两周成小苗后,将它们移栽至带有营养土的花盆中,用保鲜膜封口保湿,待小苗长到顶住保鲜膜后揭开保鲜膜,让其自由生长,待长到具有四出复叶时,在第二出复叶上接种烟草花叶病毒,每株接半片叶子,出现病斑比野生型未转基因烟草C早14h,叶片枯斑损失面积达到叶片面积一半时相对C早20h以上的植株即为获得的过表达转GmTLP1基因植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62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