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豚鱼肉品质鉴别及分级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49932.4 | 申请日: | 201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2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周然;刘源;谢晶;王锡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21/8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学雯 |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豚 鱼肉 品质 鉴别 分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水产品质量鉴别及分级的方法,具体是一种河豚鱼肉品质鉴别及分级方法。
背景技术
河豚鱼是一类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其肉质洁白细嫩,肉味鲜美,享有“鱼中之王”的美誉。在我国沿海、日韩等地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我国河豚鱼成鱼主要销售日本和韩国市场,是重要的创汇渔业对象。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河豚鱼的健全的品质鉴别和分级的方法。因此,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河豚鱼鱼肉品质鉴别及分级的方法对规范和完善我国河豚鱼出口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克服没有关于河豚鱼的健全的品质鉴别和分级的方法的情况,提供一种河豚鱼肉品质鉴别及分级的方法。该发明适用于鉴别河豚鱼鱼肉品质,并以此作为分级标准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利用河豚鱼鱼肉中肌原纤维长度这一指标进行河豚鱼肉的品质鉴别和分级。利用肌原纤维长度进行品质鉴别时合适的,这主要是基于鱼肉储藏过程中的肉的品质变化,主要与构成肉质的肌原纤维变化有关,当肌原纤维分解长度变短以后,肌肉也就迅速变软。
肌原纤维的变化一方面与微生物有关,另一方面与肉自身含有的酶有关。在储藏初期,由于细菌对鱼肉污染较小,所以起作用的主要是自身所含的酶类。因此,测量肌肉中肌原纤维长度更有利于说明鱼肉品质。
通过对大量分离和测定河豚鱼肉中肌原纤维长度,并参照感官实验,发现品质较差的河豚鱼鱼肉,分离出的肌原纤维长度较短,而品质较好,较为新鲜的河豚鱼鱼肉,分离出的肌原纤维长度较长。
通过测定新鲜(优),可销售(良),不可销售(差)的河豚鱼鱼肉肌原纤维长度,结合感官进行分级。
具体步骤如下:
1、结合感官对新鲜(优),可销售(良),不可销售(差)的河豚鱼取样;
2、鱼肉中肌原纤维的提取;
3、测量肌原纤维长度;
4、依据肌原纤维长度并结合感官得分对该品种河豚鱼进行质量鉴别和分级。
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河豚鱼肉品质鉴别及分级的方法,
(1)配置制备液:配制含有氯化钾(1mol/L),EDTA-2Na(0.005mol/L),硼酸(0.04mol/L)的溶液,并利用0.05mol/L的硼酸钠调解pH值到7.0,获得制备液;
(2)样品的制备:
在河豚鱼鱼肉深处取肌肉,得到5g样品;
用刀将肉切细,随后,再在研钵中研磨5分钟;
研磨过的肉放入均质机中,加入用制备液30ml,在中速均质2min;
随后选用离心机中速离心15分钟,弃去上清液;向沉淀加入少许制备溶液,用玻璃棒搅拌,随后,重复以上步骤三次;
收集沉淀,在将沉淀用30ml制备液溶解,获得样品悬浊液;
(3)检测:
悬浊液用玻璃棒沾取少许,放在载玻片上;利用显微镜在10×10倍观察,并利用随显微镜计算机软件对肌肉纤维长度进行测量;计算平均值。
其中,步骤(1)中,所述水是指蒸馏水。
所述的氯化钾,EDTA-2Na,硼酸,硼酸钠都是分析纯,可以从厂家直接购买。
所述制备液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氯化钠,EDTA-2Na,硼酸按照所述浓度计算出相应质量,称取,用水溶解完全后;再利用事先制备好的0.05mol/L的硼酸钠调节pH值到7.0。
其中,步骤(2)中,所述肌肉,是指非接近表皮的河豚鱼肌肉,在河豚鱼背脊距离表皮约0.5cm深处取肌肉。
所述研磨,是指利用研钵研磨。
所述均质机的转速≥600r/min。
所述离心速度≥1000r/min。
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显微镜是指研究级光学显微镜,要求附带数码相机及图像处理软件,如奥林巴斯BX51。放大倍数要求满足10×10放大倍数需要。
每个样品所测肌原纤维数目不少于150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先对一定河豚鱼的不同新鲜程度的成鱼结合感官分为三个等级即新鲜(优),可销售(良),不可销售(差),随后对三个等级的鱼的肌原纤维长度进行分别测定,以此为基准结合感官对河豚鱼品质进行鉴别和分级。由此,提高了分级的精确度,更有利于规范和完善河豚鱼鱼肉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9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屏的红外管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制备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