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CLink通信的数字化万能转换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8613.1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7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赵亦欣;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17/78 | 分类号: | H03K17/7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716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clink 通信 数字化 万能 转换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气开关,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CLink通信的数字化万能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万能转换开关是一种多档式、多段式的主令电器,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石化、轻纺等行业中,主要功能是对多种和多数量电路的转换。例如用于各种控制线路的转换、电压表及电流表的换相、测量、控制、配电设备的远距离控制以及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分闸和合闸控制,也可做为伺服电机变速及换向控制用等。
已有的万能转换开关实现控制线路的转换,传统的方法是将万能转换开关的触点信号与各种继电器、接触器相连接,通过物理的电气联锁转换,完成控制任务及控制目标的实现,更常见的应用方法是将万能转换开关的触点信号接入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布式控制系统等外部控制器的输入输出模块,再通过该外部控制器的逻辑运算,将控制结果输出到各种继电器,对相应的电气线路加以控制和转换。但是随着现场总线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化、总线化已成为大趋势,已有的万能转换开关的使用中,无论是传统的电气联锁控制的方式,还是采用外部控制器实现联锁控制的方式,均不能进行数字通信,因而不能满足现代化工业系统的网络化、总线化要求。
由于万能转换开关产生的状态信号是位数据,没有模拟量,而CCLink的远程I/O站通信控制芯片,主要用于位数据输入、输出与传输,芯片内部集成了与总线控制相关的各种自诊断功能,因此,在可以进行数字通信的前提下,针对位数据传输、降低系统成本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这三个方面,采用基于CCLink通信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基于CCLink通信的数字化万能转换开关,实现以数字通信的方式向远程控制设备传送万能转换开关的状态信息,进行显示和联锁控制。
到目前为止,尚无相关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万能转换开关无法实现数字通信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CLink通信的数字化万能转换开关。
本发明基于CCLink通信的数字化万能转换开关,由万能转换开关(2)和通信控制部分(1)组成,通信控制部分(1)包括电源电路(4)、数字量输入单元(3)和CCLink通信接口(5):万能转换开关(2)与数字量输入单元(3)相连,产生出开关状态;数字量输入单元(3)与CCLink通信接口(5)相连,采集状态数据送入CCLink通信接口(5)电路中的核心CCLink通信控制芯片进行处理,然后由CCLink通信接口(5)通过一根通信电缆与远程设备相连进行数字信息的传递,电源电路(4)与CCLink通信接口(5)相连,为通信芯片提供工作电源。
数字量输入单元(3)选用光耦隔离器件;
CCLink通信接口(5)是根据国家标准GB/Z 19760-2005的规定进行设计实现;
CCLink通信接口(5)主要由CCLink通信控制芯片、485驱动芯片和滤波器构成;
CCLink通信接口(5)中CCLink通信控制芯片可选择支持8、16或32路开关状态输入,且每一路均拥有对应的状态显示接口。
本发明中CCLink通信接口(5)电路中的核心CCLink通信控制芯片主要用于位数据输入、输出与传输,芯片内部集成了与总线控制相关的各种自诊断功能,因此,不需要微处理器就可以实现CCLink的数字通信及总线控制的诊断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CCLink通信的数字化万能转换开关的原理图。
图2是基于CCLink通信的数字化万能转换开关中CCLink通信接口连接图。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带有CCLink通信的数字化万能转换开关,是具有CCLink数字通信的CCLink智能I/O设备,可减少电缆连接,降低成本。CCLink数字通信,抗干扰能力强于原电平传送。可选择支持8、16、32路开关状态输入,且每一路均拥有对应的状态显示接口。该万能转换开关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便于安装、维护以及控制,节省了大量的费用,在方便用户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8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