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热增强防眩低反射功能的玻璃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8273.2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苏万海;管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翔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12 | 分类号: | C03B27/012;C03C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18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增强 防眩低 反射 功能 玻璃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环保防眩玻璃用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热增强防眩低反射功能的玻璃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所销售的防眩玻璃一般通过对玻璃表面进行镀膜的方法来实现的。这种镀膜防眩玻璃的防眩效果较好,但是生产成本高,并且镀膜很容易脱落,表面容易留下划痕等,从而影响透明度。现在有的厂家使用高浓度的氢氟酸和硫酸来加工防眩玻璃,虽然可克服镀膜易脱落、表面易划损的缺陷,但是加工后的水质很难彻底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并且成品率低、玻璃表面的颗粒粗糙、透光率低、耐高温、抗冲击、抗紫外线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热增强防眩低反射功能的玻璃的生产工艺,利用该工艺方法生产出的防眩玻璃耐高温、抗冲击、抗紫外线性能好、透光率好、不污染环境,可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如上构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热增强防眩低反射功能的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玻璃放入温室中升温1-2小时后再进入热增强炉中,在680-700℃的条件下加热1-2分钟后出炉,然后进行骤冷处理并用清洗液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用防眩液进行防眩处理,最后在烘干床上进行烘干处理,检验装箱。
上述骤冷处理是将加热完毕后的玻璃使用风压吹风,在6000-8000兆帕的条件下进行降温。
上述防眩液采用中国专利CN101654330A。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工艺方法由于首先将玻璃进行高温热处理,然后再进行骤冷处理,因此玻璃的耐高温、抗冲击、抗紫外线性能好。2、制造成本低、加工方法简单。3、可大幅度提高成品率、防眩效果好。由于本工艺利用了特制的玻璃防眩液,因此加工出的玻璃表面颗粒细腻,透光度大于90%、光泽度大于110%,反射系数小于2%。4、可实现超低酸、低排放、水质容易处理的目标,出水指标达到国家工业行业类污水排放标准,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5、适用范围广,尤其是特种行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具有热增强防眩低反射功能的玻璃的生产工艺,将玻璃放入温室中升温1小时后再进入加热炉中,在680℃的条件下加热1分钟后出炉,然后进行骤冷处理到20℃并用市售的高分子清洗液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用防眩液进行防眩处理,最后在烘干床上进行烘干处理,检验装箱。上述骤冷处理是将加热完毕后的玻璃使用风压吹风,在6000兆帕的条件下进行降温。
实施例2:一种具有热增强防眩低反射功能的玻璃的生产工艺,将玻璃放入温室中升温2小时后再进入加热炉中,在700℃的条件下加热2分钟后出炉,然后进行骤冷处理到30℃并用市售的清洗液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用防眩液进行防眩处理,最后在烘干床上进行烘干处理,检验装箱。上述骤冷处理是将加热完毕后的玻璃使用风压吹风,在8000兆帕的条件下进行降温。
实施例3:一种具有热增强防眩低反射功能的玻璃的生产工艺,将玻璃放入温室中升温1.5小时后再进入加热炉中,在700℃的条件下加热1.5分钟后出炉,然后进行骤冷处理到25℃并用市售的高分子清洗液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用防眩液进行防眩处理,最后在烘干床上进行烘干处理,检验装箱。上述骤冷处理是将加热完毕后的玻璃使用风压吹风,在7000兆帕的条件下进行降温。
上述防眩液采用中国专利CN101654330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翔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翔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82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iC-SiBCN微晶玻璃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卷发造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