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水直流冷却系统的海生物控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0734.1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平;陈建玲;左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电加美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 44221 | 代理人: | 李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直流 冷却系统 海生 控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生物控制领域,特别涉及海水直流冷却系统的海生物控制。
背景技术
当前一些沿海城市的发展严重受制于淡水资源缺乏状况,大规模利用海水对于沿海地区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大规模利用海水的关键是如何控制海水中的海生物生长。目前控制海生物生长的技术有电解海水杀贝壳、氯气杀贝壳、非氧化性药剂杀贝壳等技术,但是现有的几种处理方式各有弊端:电解海水技术受地域和环保的要求无法满足运行要求,电解海水对海水要求有限制,部分地方水域无法制出符合要求的合格产品,比如秦皇岛某厂的电解海水系统因当地水域水质的限制制出的次氯酸钠含量不足,无法控制贝壳生长,冷凝器被贝壳堵塞造成机组非正常停机;氯气毒性不符合环保要求已基本退出应用,例如珠海某厂01年前使用氯气控制贝壳,01年后改用非氧化性药剂;目前市场上的非氧化性药剂控制厂家因为药剂成分存在弊端-有刺激性,长期使用贝壳会产生抗药性,使贝壳控制逐渐变得困难,另外使用方式为氧化性药剂和非氧化性药剂均为洪击性投加,使用方式存在弊端,此类药剂使用造成汕尾某厂09年8月贝壳堵塞冷凝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控制海生物生长的海水直流冷却系统的海生物控制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这样实现,设计一种海水直流冷却系统的海生物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投入由聚季铵盐、漂白水组成杀贝剂组合,漂白水每天多次投加,聚二氯乙基醚四甲基乙二胺分阶段洪击性投加。并且根据不同季节制定不同的加药方案。
B、非氧化性杀贝剂投加通过管道混合器用水稀释8-10倍,均匀的投加到水中。
本发明可安全控制海水直流冷却系统内海生物的生长,安全将海水进行合理利用,确保海水直流冷却系统的安全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海水直流冷却系统的海生物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投入由聚季铵盐聚、漂白水组成的杀贝剂组合,漂白水每天多次投加,聚季铵盐分阶段投加。
B、杀贝剂投加通过管道混合器用水稀释8-10倍,更加均匀的投加到水中。
对海水冷却系统进行杀贝处理,根据海生物在系统内的生长状况、繁殖周期、蜂拥时间点、气候等的不同,制定不同阶段的加药量、加药频率,投入由聚季铵盐、漂白水和分散剂组成的非氧化性和氧化性杀贝剂组合。
还包括步骤C、加入分散剂,化解清除水系统中的海生物分泌物、尸体和粘附在系统内处于半死状态的海生物。
所述聚季铵盐,浓度为1.5至2PPM,投放为1次/每7至15天,每次处理时间为2.5至6小时。
所述漂白水浓度为6至12PPM,投放为2次/每天,每次处理时间为1至2小时。
所述分散剂为DMAD,浓度为0.3至0.7PPM,投放为1次/每15天,每次处理时间为1.5至2.5小时。所述分散剂投加时通过管道混合器用水稀释8-10倍投加到水中。
在台风来临前一天,加投放:
聚二氯乙基醚四甲基乙二胺浓度为2ppm,连续投加6小时;漂白水浓度为15ppm,处理时间3小时/次,2次;分散剂浓度为0.5PPM,连续投加3小时。
以某电厂为例,方案如下:
时间段1·非生长高峰期(12~3月)
聚季铵盐 漂白水
药剂投加浓度:1.8ppm 8ppm
连续处理时间:3h 1.5h
药剂投加频率:每15天处理一次 每天处理2次
时间段2·非生长高峰期(11月、4月)
聚季铵盐 漂白水 分散剂
药剂投加浓度:1.8ppm 8ppm 0.5ppm
连续处理时间:4h 1.5h 2h
药剂投加频率:每10天处理一次 每1天处理2次 每15天处理一次
时间段3·生长高峰期(5月-10月)
聚季铵盐 漂白水 分散剂
药剂投加浓度:1.8ppm 10ppm 0.5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电加美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电加美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0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