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电极、导电层叠物和导电层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35666.X | 申请日: | 201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6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金智圣;郑鹤基;金贞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B5/00 | 分类号: | H01B5/00;H01B5/14;H01B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电极 导电 层叠 | ||
1.含有导电层的透明电极,所述导电层含有碳纳米管并具有至少两个热解起始点,所述导电层在200到900℃的热解范围内具有至少5%的重量减少,所述热解范围包括在200到450℃引发热解并具有W1%的重量减少的第一热解范围,和在450到700℃引发热解并具有W2%的重量减少的第二热解范围,且W1/W2为0.1到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电极,其中所述导电层从含有可溶于碱的粘合剂树脂、可光聚合的化合物、光引发剂和碳纳米管的组合物获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电极,其中以固体含量为基准,碳纳米管的量和可溶于碱的粘合剂树脂和可光聚合的化合物的总量的比值为按重量1∶0.2到1∶1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电极,其中导电层的厚度在10nm到5μm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电极,所述透明电极在550nm的透光率为70%或以上,表面电阻率为1,000Ω/sq或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电极,所述电极通过使用光刻形成导电层图案而获得。
7.含有衬底和导电层的导电层叠物,所述导电层含有碳纳米管并具有至少两个热解起始点,所述导电层在200到900℃的热解范围内具有至少5%的重量减少,所述热解范围包括在200到450℃引发热解并具有W1%的重量减少的第一热解范围,和在450到700℃引发热解并具有W2%的重量减少的第二热解范围,且W1/W2为0.1到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层叠物,其中所述导电层从含有可溶于碱的粘合剂树脂、可光聚合的化合物、光引发剂和碳纳米管的组合物获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电层叠物,其中以固体含量为基准,碳纳米管的量和可溶于碱的粘合剂树脂和可光聚合的化合物的总量的比值为按重量1∶0.2到1∶10.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层叠物,其中所述导电层的厚度在10nm到5μm的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层叠物,所述导电层叠物在550nm的透光率为70%或以上,表面电阻率为1,000Ω/sq或以下。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层叠物,其中所述衬底是塑料膜或玻璃衬底。
13.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含有碳纳米管并具有至少两个热解起始点,所述导电层在200到900℃的热解范围内具有至少5%的重量减少,所述热解范围包括在200到450℃引发热解并具有W1%的重量减少的第一热解范围,和在450到700℃引发热解并具有W2%的重量减少的第二热解范围,且W1/W2为0.1到20。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电层,其中所述导电层从含有可溶于碱的粘合剂树脂、可光聚合的化合物、光引发剂和碳纳米管的组合物获得。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导电层,其中以固体含量为基准,碳纳米管的量和可溶于碱的粘合剂树脂和可光聚合的化合物的总量的比值为按重量1∶0.2到1∶10.0。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厚度在10nm到5μm的范围内。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在550nm的透光率为70%或以上,表面电阻率为1,000Ω/sq或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隆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可隆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56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刚度可调节橡胶隔震垫
- 下一篇:L-氨基酸生产菌以及L-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