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动带表面层用布的制作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4246.1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1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文 |
主分类号: | D06C29/00 | 分类号: | D06C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1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带 表面 层用布 制作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主要用于传动带表面层用布的制作方法及设备,属于工业纺织品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所见的传动带,如三角带、齿形带等使用的表面层用布,通常选用斜裁帆布,它是以45度角将帆布裁成斜角,使传动带表面层用布的经纬线夹角的中心线与传动带行进方向一致,因此当传动带通过带轮时,会产生较大的曲绕,传动带表面层用布内侧受压,外侧受拉,并产生一定的张紧力,过大的张紧力会使传动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热,降低传动带的使用寿命。但这种张紧力在所述斜裁帆布存在有一定斜角的情况下得到缓冲,由于织布技术的限制,现有的织机只能将帆布的经纬线按纵横交叉排序而成90度直角。这种斜裁帆布的制作工序复杂,它通过将经纬线呈相互垂直布置的帆布斜裁获得,因而浪费大,成本也高。
通过理论的计算和实际的试验,人们发现将帆布制成经纬线夹角达120度左右时,会产生更好的使用效果,如经纬线的张力更小,表面层与带体的束缚力更小,具有更好的曲绕性能,从而能提高传动带的使用寿命。但是要将经纬线直接织成120度夹角的帆布,传统的织机无法实现,通常使用的是价格昂贵的、投资较大、工效低的专用斜织机,因此,提供一种能利用现有织布机械,再经过简单处理后即可获得经纬线夹角成120夹角的帆布,是目前纺织行业人士极为关心的一件大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工效高且应用范围广的传动带表面层用布的制作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所述的制作方法,该方法是:它包括有一通过织机织成经纬线成90度直角的帆布,将所述帆布展开并布置在一折向输送架上行进,使所述的帆布在经过折向输送架的折向移动后,帆布的经纬线产生错位滑移,原90度直角的经纬线夹角变为大于90度的广角夹角,经过定型后,收卷而成经纬线夹角成广角的传动带表面层用布。
所述的帆布在折向移动时,帆布两侧为等速移动,所述的折向移动为圆弧形折向移动或多边形折向移动。
一种用于上述传动带表面层用布的制作设备,该设备包括有一机架,在机架上至少设置有两条可带动帆布前行的输送带;所述的输送带置于前后进行折向的导轨上运行。
所述的导轨被布置在机架的一个平面上,前后各有一个送布料卷筒和收布料卷筒,并在收布料卷筒前方的机架上设置有对已形成经纬线广角的帆布进行定型用的定型器。
所述的导轨被布置在机架的上下两层上,该上下两层是通过中间的一个辊筒进行回转连接,其中上层和下层导轨被布置成一个可以是输送带折向移动的交叉角。
所述的导轨由布置在机架上相隔一定距离的滚轮构成,滚轮上相连着可在滚轮上移动的由链条或钢带或绳束构成的输送带。
所述的输送带上设置有与帆布相连的钢针或压块或夹子。
本发明能够很好地利用现有织布机械,在简单地增加了帆布夹角变形设备后,能够方便地获得经纬线夹角为大于90度广角的帆布,满足日益提高的传送带制作质量要求,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工效高且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C部输送带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输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的D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本发明所述的制作方法是:它包括有一通过织机织成经纬线成90度直角的帆布,将所述帆布展开并布置在一折向输送架上行进,使所述的帆布在经过折向输送架的折向移动后,帆布的经纬线产生错位滑移,原90度直角的经纬线夹角变为大于90度的广角夹角,经过定型后,收卷而成经纬线夹角成广角的传动带表面层用布。所述的帆布在折向移动时,帆布两侧为等速移动,所述的折向移动为圆弧形折向移动或多边形折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文,未经陈建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4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虎峰泉微分子活化水
- 下一篇:夏威夷竹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