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单纯化学沉淀法实现电镀废水的可靠达标排放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0545.8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1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田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农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27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纯 化学 沉淀 实现 电镀 废水 可靠 达标 排放 | ||
一、技术领域:电镀(铸)行业生产的环境保护
二、适用领域:工业电镀镍的污水处理
三、背景技术
电镀(铸)污水一般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将废水中的镍离子与树脂上的钠离子进行交换而被除去,但这种方法有主要两个问题:
1、比较适用于含镍离子比较少的情况(含镍量在1g/L以下)。对于一般镀镍液5g/L左右的应稀释4倍左右,这将大大增加用水量,对本来废水量很大的企业,将是困难的问题。
2、树脂的交换容量低,再生周期短,给操作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另外树脂交换法的装置,相对于单纯化学沉淀法装置较为复杂。
四、发明的动机和结果
我被聘用的河北省涿州市三环纺织器材有限公司,是全国近50个专业生产纺织印染用印花镍网中较大的厂家之一。该厂年产印花镍网10万余支,年耗电解1#镍100余吨,有1000L镀镍槽10个,1500L镀镍槽5个。2004年被环保部门检测出废水排放严重超标,如果此问题不解决企业面临关闭的危险。为此,企业组织我们走访了许多同行企业,并走访了河北省环科院,他们提出了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新理念,这一理念在我单位进行了实施,从而使水中的重金属——镍离子含量大大降低。2005年公司又实行了我发明的污水处理方法和达标检测方法,并获得成功,从而被上级部门授予了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并成为污水排放达标企业,从2005年至现在我的发明已连续运行五年,且年年达标。
五、发明内容:
用单纯化学沉淀法实现废水的可靠达标排放
1、利用原理:Ni++离子在PH值≥9.5时可以基本完全沉淀。
2、化学反应式:
六、工艺过程:
1、工艺执行的前提条件:车间做业要贯彻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新理念。将电镀废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流出废水的PH值>5.1~5.6,Ni++离子含量<5g/L,达到这点的方法要做到两点:
a、泡、洗过滤布等酸度值较大的水要单独处理回用,不能使其进入废水渠道或管路。
b、冲洗阳极泥、阳极袋的水要收集到专用槽内,并进行处理回用,禁止其进入渠道或管路,以防大量Ni++离子混入废水而增加处理的困难。
2、工艺步骤。主要分有三个环节:
a、第一步处理:电镀废水由专用水沟或管路集聚入第一处理槽(池),待八、九成满后可进行充分搅拌并缓缓加入碱液(NaOH),当PH值接近9.5后,要更加注意,继续在充分搅拌的情况下,缓慢加碱。并更多 频次的监测PH值,确认已全部均匀达到9.7~10.5后即可停止搅拌(整个搅拌时间不少于20分钟)进行静止沉淀2小时以上,待槽(池)水已清澈见底时,先将上面的清澈水用泵抽吸入第2沉淀槽。
b、第二步继续沉淀:接第一步处理,继续静止2小时后检测其PH值,其值>8.2~9时,开启距槽底较高位置(约250mm)的排水口截门,排放上面的清澈水入总排水管网。
c、处理沉絮物和污泥。首先将第一处理槽(池)的沉絮物用化工泥浆泵抽吸入处于槽(池)正上方的滤袋中进行静置沉淀过滤,当沉淀物已是较稠的泥浆时,再用化工泥浆泵将泥浆压入过滤机中进行“造饼”,之后再将泥饼从压滤机中取出,放在专门集中地点待处理。另外第二处理槽下部也会有沉絮物,同样用化工泥浆泵泵入滤布袋内,静置沉淀过滤,待成为泥浆后用泵压入压滤机“造饼”,造出的饼处理方法同前。
3、生产情况的具体形象见《说明书附图》-电镀镍网污水处理示意图
4、技术要点:整个工艺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a、在第一处理槽(池)的搅拌加碱时一定要保证其整槽均匀。为保证此点,起搅拌作用的旋涡气泵应选排出压力较大的。
b、在确认搅拌均匀的情况下监测PH值,并确认其值准确(可用几种试纸对照确定,如用PH1~14,PH8.2~10,PH9.5~14,三种试纸对照)其数值为9.7~10.5为好,偏小或过大均不好,偏小可能因碱量不足化学反应不充分而残留Ni++离子过多;过大会造成沉淀时间过长从而影响生产正常进行
c、决定外排水的标准。进入外排水管网的水的PH值应在8.3~9之间,如果在8.3以下可能因碱量不足,而残留Ni离子较多;(此时应在2次沉淀槽(池)内再加碱并调PH值至9~9.5,并搅拌均匀,之后静置1小时后,即可排放)。
5、其他事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农,未经田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05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拆卸的托轮结构
- 下一篇:铰链机构的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