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18445.1 | 申请日: | 201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0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华;魏飞;卢俨俨;徐宁力;张涛;骞伟中;庹新林;程晓;王晓工;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能新兴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69/32 | 分类号: | C08G69/32;C08G69/2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过晓东 |
| 地址: | 10004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二甲 苯二胺 方法 | ||
1.一种制备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方法,其中在反应体系中存在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烷烃,利用所述烷烃的汽化潜热来转移反应的生成热,从而控制反应温度。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烷烃选自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异己烷、2,2-二甲基丁烷、正庚烷、异庚烷、新庚烷、3,3-二甲基戊烷、异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和它们的混合物。
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还包括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惰性气体或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烃。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惰性气体选自氦气、氩气、氮气和它们的混合物。
5.权利要求3或4的方法,其中所述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烃选自甲烷、乙烷、丙烷和它们的混合物。
6.权利要求1-5之一的方法,其中所述温度调节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来实现:(1)用惰性气体或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烃携带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烷烃挥发;(2)加压操作使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烷烃液化;(3)减压操作使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烷烃气化。
7.权利要求1-6之一的方法,所述反应温度为-25-5℃。
8.权利要求1-7之一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烷烃一次性加入反应体系中。
9.权利要求1-8之一的方法,其中根据反应的温度反馈,分阶段分批次加入所述烷烃。
10.权利要求1-9之一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在搅拌的容器中加入极性溶剂、酸吸收剂、对苯二胺、助溶剂和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烷烃,
b.使容器中的压力为0.001-1MPa,加入占对苯二胺摩尔数为50%-110%的对苯二甲酰氯,
c.另外加入对苯二甲酰氯,使得所加入对苯二甲酰氯的总摩尔数与对苯二胺摩尔数的比例为1∶1至1∶1.1,反应形成凝胶。
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对苯二甲酰氯以粉末形式加入,或者以溶液或熔融态的液体形式加入。
12.权利要求10或11的方法,其还包括以下步骤:
d.将所形成的凝胶通过搅拌破碎。
13.权利要求10-12之一的方法,其还包括以下步骤:
e.除去全部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烷烃。
14.权利要求10-13之一的方法,其还包括以下步骤:
j.将破碎的凝胶颗粒进行过滤、洗涤。
15.权利要求10-14之一的方法,其中所述极性溶剂选自酰胺类极性溶剂。
16.权利要求10-15之一的方法,其中所述极性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乙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丙酰胺、六甲基磷酸三胺和它们的混合物。
17.权利要求10-16之一的方法,其中所述酸吸收剂选自吡啶、α-甲基吡啶、β-甲基吡啶、γ-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三乙胺、液氨和它们的混合物。
18.权利要求10-17之一的方法,其中所述助溶剂选自LiCl、CaCl2、MgCl2和它们的混合物。
19.权利要求10-18之一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加入占对苯二胺摩尔数为50%-80%的对苯二甲酰氯。
20.权利要求10-19之一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加入占对苯二胺摩尔数为50%-70%的对苯二甲酰氯。
21.权利要求10-20之一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加入占对苯二胺摩尔数为50%-60%的对苯二甲酰氯。
22.权利要求10-21之一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容器中的压力为0.001-0.1MPa。
23.权利要求10-22之一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容器中的压力为0.001-0.05MPa。
24.权利要求10-23之一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加入对苯二甲酰氯的总摩尔数与对苯二胺摩尔数的比例为1∶1至1∶1.006。
25.权利要求10-24之一的方法,其中所述酸吸收剂与极性溶剂的体积比为0-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能新兴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北京国能新兴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84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豚鱼肉品质鉴别及分级的方法
- 下一篇:触摸屏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