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罩和背罩的组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4700.5 | 申请日: | 201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矢敷哲;渡边正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1V31/00 | 分类号: | F21V31/00;F21V17/00;F21V23/06;F21S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罩和背罩的组装方法。详细说就是涉及通过以向密封槽 嵌合的状态粘接的密封突条来结合罩本体和壳体,以谋求提高防水性和提 高壳体相对罩本体安装强度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辆用灯具有的是在由前面罩和灯主体形成的灯室中配置光源和驱动 该光源用的点灯电路(镇流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用灯具具有: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罩本体和由金 属材料形成且作为壳体发挥作用的散热体,罩本体设置有在框体形成的散 热体安装部。散热体把向散热体安装部内侧嵌合的外周部例如通过粘接而 向罩本体安装。
专利文献1:特开2008-277008号公报
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背罩由于通过把散热体(壳体)向在框体形成 的散热体安装部嵌合粘接而向罩本体安装,所以由于散热体安装部和散热 体的加工精度而有可能在散热体安装部的内周面与散热体的外周面之间出 现间隙。
若出现这种间隙,则导致防水性降低,产生由水分向灯室侵入而引起 的对光源点灯电路的恶劣影响和前面罩模糊的不好情况,且有可能出现由 散热体向罩本体的安装强度降低而引起的松动和散热体从罩本体脱落的不 好情况产生。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背罩和背罩的组装方法把谋求提高壳体向罩本体的安装 强度和提高防水性作为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背罩被安装在灯室配置有光源的车辆用 灯具的所述罩安装部,该灯室由设置有后端部具有安装用开口的罩安装部 的灯主体和把该灯主体的前面覆盖的前面罩所形成,其中,具备:罩本体, 其由树脂材料形成,具有位于前端侧而与所述灯主体的罩安装部嵌合安装 的第一嵌合部和位于后端侧的第二嵌合部;连接端子,其由金属材料形成, 除了一部分之外被埋设在所述罩本体中并与所述罩本体形成一体;金属制 的壳体,其具有向前方开口的安装凹部而与所述罩本体的第二嵌合部嵌合 安装;电路基板,其被配置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安装凹部并与所述连接端子 连接;电子用零件,其被配置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安装凹部并与所述电路基 板连接,把所述连接端子的一部分设置成为连接有向所述光源供给电力的 连接件的电力供给用端子部,把所述连接端子的一部分设置成为连接有向 所述光源供给电力的光源侧连接件的电力供给用端子部,把所述连接端子 的另外一部分设置成为经由所述光源侧连接件而连接有向所述光源供给电 力的电源侧连接件的连接件用端子部,在所述罩本体设置有从周围把所述 连接件用端子部覆盖的连接件框部,在所述罩本体的第二嵌合部和所述壳 体中的一个上形成在周向延伸且向前方或后方开口的密封槽,在另一个上 形成在周向延伸且向后方或前方突出并在与所述密封槽嵌合的状态下被粘 接安装的密封突条。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背罩的组装方法中,该背罩被安装在灯室 配置有光源的车辆用灯具的所述罩安装部,该灯室由设置有后端部具有安 装用开口的罩安装部的灯主体和把该灯主体的前面覆盖的前面罩所形成, 其中,罩本体以埋设有金属材料形成的除了一部分之外的连接端子部分的 状态与所述连接端子形成一体,把该罩本体的向前方或后方开口的密封槽 或者向后方或前方突出的密封突条与安装有电路基板的金属制壳体的向后 方或前方突出的密封突条或者向前方或后方开口的密封槽在前后方向上对 接嵌合,通过把所述密封突条与所述密封槽粘接而向所述罩本体安装所述 壳体,并通过金属制的连接部件来连接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电路基板。
因此,本发明的背罩和背罩的组装方法,以把向后方或前方突出的密 封突条与向前方或后方开口的密封槽嵌合的状态进行粘接,来把壳体向罩 本体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47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