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弹性体的复合纤维及其制法、含该纤维的基材及其制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3110.0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6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传;冯崇智;林至逸;黄思维;杨高隆;董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芳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30 | 分类号: | D01D5/30;D04H3/08;D04H3/10;D04H3/14;D06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宋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体 复合 纤维 及其 制法 基材 | ||
1.含有弹性体的复合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
(a)提供第一组分及第二组分,该第一组分为热塑性非弹性体,该第二组分为热塑性弹性体,且该第二组分的重量比例为5%至70%;及
(b)利用复合喷丝板将该第一组分及第二组分共同抽丝,以进行分割复合纺丝,从而制得多根复合纤维,其中在这些复合纤维各自的横截面的圆周中该第一组分及该第二组分交替分布,且该第二组分占该圆周全部长度的50%以下。
2.权利要求1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这些复合纤维各自的横截面中,该第一组分包括多个第一直条状外型,其两端皆为第一线段,该第二组分包括多个第二直条状外型,其两端皆为第二线段。
3.权利要求1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这些复合纤维各自的横截面中,该第一组分包括多个第一扇形,该第二组分包括多个第二扇形。
4.权利要求1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这些复合纤维各自的横截面中,该第一组分包括一个中央部分及多个第一外围部分,这些第一外围部分由该中央部分向外延伸,该第二组分包括多个第二外围部分,每一个第二外围部分位于两个第一外围部分之间。
5.权利要求1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一组分的材质选自聚酯类聚合物、聚酰胺类聚合物及聚烯烃类聚合物。
6.权利要求5的制造方法,其中该聚酯类聚合物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它们的改性物或共聚物,该聚酰胺类聚合物为聚酰胺6(PA6)、聚酰胺66(PA66)、聚酰胺12(PA12)、它们的改性物或共聚物,该聚烯烃类聚合物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它们的改性物或共聚物。
7.权利要求1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二组分的材质选自热塑性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弹性体、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O)、硫化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V)及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TPA)。
8.权利要求7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热塑性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弹性体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S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SEP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SIS)、或它们的混合物,该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O)为热塑性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弹性体(TEP)。
9.人造革基材,其包括多根复合纤维,每一根复合纤维包括第一组分及第二组分,该第一组分为热塑性非弹性体,该第二组分为热塑性弹性体,该第二组分占该复合纤维总重量的比例为5%至70%,在该复合纤维的横截面的圆周中该第一组分及该第二组分交替分布,且该第二组分占该圆周全部长度的50%以下,其中,这些复合纤维之间的交叉点为该第二组分软化而形成的弹性结合点,且这些复合纤维占该基材总重量的比例为5%至75%。
10.权利要求9的基材,还包括多根混合纤维,其为热塑性非弹性体,这些混合纤维与这些复合纤维之间的交叉点为该第二组分软化而形成的弹性结合点,这些混合纤维的材质选自聚酯类聚合物、聚酰胺类聚合物及聚烯烃类聚合物。
11.权利要求9的基材,其中该第一组分的材质选自聚酯类聚合物、聚酰胺类聚合物及聚烯烃类聚合物,该第二组分的材质选自热塑性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弹性体、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O)、硫化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V)及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TPA)。
12.人造革基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多根复合纤维,每一根复合纤维包括第一组分及第二组分,该第一组分为热塑性非弹性体,该第二组分为热塑性弹性体,该第二组分占该复合纤维总重量的比例为5%至70%,在该复合纤维的横截面的圆周中该第一组分及该第二组分交替分布,且该第二组分占该圆周全部长度的50%以下;
(b)形成多个纤维网,这些纤维网包含这些复合纤维;
(c)堆叠这些纤维网;
(d)对这些纤维网进行针刺或水刺;
(e)软化该第二组分,以将这些复合纤维结合起来;及
(f)固化该第二组分,使得这些复合纤维之间的交叉点为该第二组分所形成的弹性结合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芳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芳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31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