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影剂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1564.4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7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桦井隆人;伊藤刚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9/093 | 分类号: | G03G9/093;G03G9/087;G03G9/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影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显影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制含有第一微粒和第二微粒的分散液,在所述分散液中凝聚所述第一微粒以及所述第二微粒,从而形成凝聚粒子,其中,所述第一微粒具有第一体积平均粒径并且至少含有粘结剂树脂,所述第二微粒具有比所述第一体积平均粒径大的第二体积平均粒径、含有呈色性化合物、显色剂以及消色剂、并且被形成为胶囊,并且所述第一体积平均粒径为0.01μm至0.5μm,而所述第二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至1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对至少含有粘结剂树脂的树脂粒子的分散液进行机械性剪切,对所述树脂粒子进行微粒化处理,并使其形成为具有体积平均粒径小于所述树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粒,从而获得所述第一微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至少对粘结剂树脂进行乳化聚合来获得所述第一微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至少将粘结剂树脂应用于转相乳化法来获得所述第一微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微粒是在加热到消色温度以上的温度时消色,冷却到复色温度以下的温度时显色的微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无色染料作为所述呈色性化合物,在进一步加热粘接所述凝聚粒子以获得色调剂粒子后,确认所述无色染料的显色,在所述无色染料没有充分显色的情况下,进一步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凝聚粒子后,通过至少含有粘结剂树脂的粒子覆盖所述凝聚粒子。
8.一种显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粒,含有呈色性化合物、显色剂以及消色剂,所述微粒被进行胶囊化处理;以及
色调剂粒子,含有分散有形成为胶囊的所述微粒的粘结剂树脂,
所述色调剂粒子是通过配制含有第一微粒和第二微粒的分散液,在所述分散液中凝聚所述第一微粒以及所述第二微粒以形成凝聚粒子,并热粘接所述凝聚粒子而形成,其中,所述第一微粒具有第一体积平均粒径并且含有所述粘结剂树脂,所述第二微粒具有比所述第一体积平均粒径大的第二体积平均粒径、由含有所述呈色性化合物、所述显色剂以及所述消色剂并且被形成为胶囊的微粒构成,并且所述第一体积平均粒径为0.01μm至0.5μm,而所述第二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至1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微粒是通过对至少含有粘结剂树脂的树脂粒子的分散液进行机械性剪切,对所述树脂粒子进行微粒化处理,并使其形成为具有体积平均粒径小于所述树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粒而获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微粒是通过至少对粘结剂树脂进行乳化聚合而获得。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微粒是通过至少将粘结剂树脂应用于转相乳化法而获得。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微粒是在加热到消色温度以上的温度时消色,冷却到复色温度以下的温度时显色的微粒。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使用无色染料作为所述呈色性化合物,在进一步加热粘接所述凝聚粒子以获得色调剂粒子后,确认所述无色染料的显色,在所述无色染料没有充分显色的情况下,进一步冷却。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凝聚粒子后,通过至少含有粘结剂树脂的粒子覆盖所述凝聚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15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工具透明体
- 下一篇:介质谐振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