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010107527.6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生;朱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18 广东省东莞南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光盘生产线中对粘合机械手进行对位的定位装置和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存储媒介从CD(Cmpact Disc,激光唱片)到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发展到现在的BD(Blu-ray Disc,蓝光光盘),为增加存储的信息容量,就要不断减小信息记录符的尺寸,这就要求所使用的读取和记录光波的波长必须逐渐缩短,而读取物镜的数值孔径(NA)值不断加大,所以光存储媒介(光盘)使用的波长从CD的780nm到DVD的650nm,发展到BD(蓝光光盘)则采用了波长为405nm的蓝色激光,而物镜的数值孔径(NA)值从CD的0.45到DVD的0.6,到BD(蓝光光盘)则达到了0.85的NA值。
随着光存储媒介信息容量的不断扩大,用于生产光存储媒介的生产技术也不断发展。随着光盘行业的发展,光盘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生产线设备投入成本等因素成为各光盘生产商关心的首要问题。其中,光盘生产过程中基片的高速、稳定、精确传送成为光盘快速生产节拍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不可忽视的技术模块。光盘基片的传送贯穿在整个光盘生产线中并影响着光盘生产线的布局和性能等,进一步影响光盘的性能、品质和生产效率等。
在光盘成产线中,传送机械手被广泛应用于光盘基片之间的传送,从而实现拿放基片的高速、稳定与准确;以DVD9光盘生产为例,两台注塑机与光盘生产线连接,其中一注塑机注塑成型L0基片,另一注塑机注塑成型L1基片,分别将L0基片和L1基片传输至两个溅镀站中,在L0基片上溅镀形成半反射层,在L1基片上溅镀形成全反射层;溅镀完成后将L0基片传输至粘合装置等待粘合,将L1基片传输至下胶机构并在LI基片上涂布一层粘合胶,完成后将L1基片传输到粘合装置,与等待于此的L0基片粘合形成光盘,然后将光盘的粘合胶甩干并固化,最后通过在线检测并将成品分级储存,完成DVD9光盘的生产。在粘合装置中,常需要用粘合机械手将基片传输至粘合工位,粘合机械手传送基片主要通过粘合机械手的吸碟头吸取基片并旋转实现,所以,粘合机械手动作的精确和吸碟头的水平及对称直接影响生产工艺的好坏,尤其吸碟头的对称性,如果吸碟头不对称会引起基片的偏差,严重影响两张基片的粘合;因此,生产系统在运行前需要对粘合机械手的吸碟头的水平位置和对称性进行调试,然而,现有的调试技术都是利用高度尺将吸碟头调至水平,再通过操作人目测对吸碟头的对称性进行调试,这种调整严重依赖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定位精确度低,耗时费力,难以达到生产的精度要求。
因此,急需一种可快速且精确调整粘合机械手的水平位置和对称性的定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且精确调整粘合机械手的水平位置和对称性的定位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且精确调整粘合机械手的水平位置和对称性的定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定位装置,适用于光盘生产线中对粘合机械手进行对位,所述定位装置安装于所述光盘生产线的粘合装置上,所述粘合装置包括粘合转盘及翻碟转盘,所述粘合转盘及翻碟转盘均具有用于承载基片的托盘,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机械手驱动机构及粘合机械手,所述粘合机械手连接于所述粘合转盘与所述翻碟转盘之间并与所述机械手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粘合机械手具有旋转轴、旋转臂及两吸碟头,所述旋转臂安装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且与所述旋转轴相垂直,两所述吸碟头安装于所述旋转臂的两端且垂直于所述旋转臂,两所述吸碟头及所述旋转轴均位于所述旋转臂的同一侧,两所述吸碟头到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的距离相等,所述机械手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并使所述吸碟头在所述托盘上方运动,其中,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包括夹具主部及夹具副部,所述夹具主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夹具主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工位孔,所述工位孔距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的距离与所述吸碟头距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的距离相等,所述工位孔用于容置所述吸碟头,所述夹具主部与所述夹具副部配合连接将所述夹具主部固定于所述旋转轴上并可解除固定。
较佳地,所述吸碟头的外围与所述工位孔之间的间隙小于0.05毫米,这样吸碟头的底部大致接触到工位孔的底部,保证吸碟头的水平位置和对称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7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