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负压吸附原理的壁面移动机器人离心叶轮的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3313.1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学山;刘宏伟;李军;李科杰;范宁军;戴福全;李潮全;邵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张利萍;郭德忠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吸附 原理 移动 机器人 离心 叶轮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负压吸附原理的壁面移动机器人离心叶轮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获得在给定初始流量条件q0、给定负压腔内目标负压值Pn0、给定外径D2、给定静压比Ω、给定出口安装角β2A情况下的离心叶轮的出口宽和工作转速,其特征在于:
将给定参数代入公式 以及 得到出口宽B2及工作转速n;
其中τ为气流出口处相对速度的切向分量与出口处叶轮牵连圆周速度的代数比值,该参数与静压比Ω在数值上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τ=1-2Ω
u2为出口处的叶轮牵连圆周速度,通过 得到;
ρ为空气密度,k为涡流修正系数,ηh为流动效率,涡流修正系数k与流动效率ηh在设计时均需取定值,在流动效率良好的情况下为0.8至0.9之间。
2.一种基于负压吸附原理的壁面移动机器人离心叶轮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获得在满足初始流量条件q0和负压腔内目标负压值Pn0情况下的离心叶轮的设计参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机器人尺寸以及对噪音、电机转速指标的考虑指定外径D2;
步骤二、给定静压比Ω,即叶轮静压占总压百分比,取值范围为(0,1);
步骤三、给定出口安装角β2A,取值范围为0度-90度;
步骤四、将前三步给定的参数以及初始流量条件q0、负压腔内目标负压值Pn0代入公式 以及 得到出口宽B2及工作转速n;
其中τ为气流出口处相对速度的切向分量与出口处叶轮牵连圆周速度的代数比值,该参数与静压比Ω在数值上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τ=1-2Ω
u2为出口处的叶轮牵连圆周速度,通过 得到;
ρ为空气密度,k为涡流修正系数,ηh为流动效率,涡流修正系数k与流动效率ηh在设计时均需取定值,在流动效率良好的情况下为0.8至0.9之间;
步骤五、设定D1/D2的比值,其取值范围为0.35-0.4;根据该设定的比值及步骤一给定的外径D2得到内径D1;同时根据该设定的比值,由过流面积相等条件B1D1=B2D2及步骤四得到的出口宽B2得到入口宽B1;
步骤六、由垂直入流条件得到入口安装角 其中 为入口处的叶轮牵连圆周速度, 为气流在叶轮入口处径向绝对速度;
步骤七、根据所设定D1/D2的比值,以及步骤三给出的出口安装角β2A,由离心叶轮经验公式得到叶片数
步骤八、对得到的叶轮参数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进行验证,在CFD仿真下等熵效率低于80%认为流动不理想,如流动不理想,回到步骤三在0度-90度范围内重新对出口安装角β2A取值;
步骤九、如果步骤八不能使流动理想,即出口安装角β2A在取值范围0度-90度内流动均不理想;则回到步骤二在(0,1)范围重新对静压比Ω取值;
步骤十、如果步骤九不能使流动理想,即静压比Ω在取值范围(0,1)内流动均不理想,则回到步骤一重新根据机器人尺寸以及对噪音、电机转速指标的考虑对外径D2取值,直到流动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33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磁路单元片式永磁直线振荡电动机
- 下一篇:一种蚕丝絮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