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除油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2014.6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颖华 |
主分类号: | C08F291/00 | 分类号: | C08F291/00;C08F8/36;C08F8/30;C08F2/18;C08F2/20;C02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2000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含油废水的除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作除油聚结材料的 高分子材料,该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高分子材料进行除油的方 法。
背景技术
含油废水是指含有脂及各种油类的废水,伴随着各种生活生产活动而产 生,如石化冷凝水、湿法冶金中的萃取余液、轮船压舱水和食品工业废水等。 含油废水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会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 存,影响自然景观,用于农业灌溉则会堵塞土壤空隙,妨碍农作物生长,石 油中的致癌烃还会通过鱼、贝的富集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常见的除油方法有膜过滤法、气浮法、生物法、吸附法及聚结法等。膜 过滤法需要较大的水压,因而设备和基建成本较高;气浮法和生物法在处理 过程中会产生二次污染,还需要后续工艺,且出水中油含量仍相对较高;吸 附法的典型代表是活性炭吸附,虽然吸油效果良好,但达到饱和吸附量后必 须再生,要使用蒸汽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将油洗脱下来,不但再生过程繁琐, 而且洗脱后得到的含油浓度较高的废水依然无法直接利用,排放仍会造成危 害;聚结法是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含 油废水通过聚结材料时,油粒被聚集材料捕获滞留于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形成 油膜,当油膜增大到一定厚度时,在水力和浮力作用下油膜脱落,合并聚结 成较大的油粒,利用油的密度比水小,以重力分离法将油粒从水中分离出来。
聚结法的关键是聚结材料,如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但聚丙 烯往往被制成丙纶纤维,聚氯乙烯受聚合工艺的制约粒子的很细小呈粉末 状,这些聚结材料使用时需要较高压力或专用构件,操作繁琐,除油效果不 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使用其进行吸附除油操作 简单,除油率高。本发明还提供了由该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高 分子材料对含油污水进行除油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分子材料,由母体聚合物和位于母体聚合物上的亲水基团构成;
所述母体聚合物为含-C=C-的有机化合物与含-C=C-…-C=C-的有机化 合物聚合而成,所述含-C=C-的有机化合物中C的数量为2~10;所述含 -C=C-…-C=C-的有机化合物中C的数量为4~15;
所述亲水基团为磺酸基、氰基、叔胺基、季铵基或羟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含-C=C-的有机化合物为乙烯、丙烯、丁烯、戊稀、己 稀、异丁烯、异戊稀、异己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含-C=C-…-C=C-的有机化合物为二丁烯,二戊烯,异 戊二烯,二己烯,异己二烯,二乙烯苯,双戊烯,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别 罗勒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包含水、分散剂和助分散剂的水相和包含所述-C=C-的有机化合物、 含-C=C-的有机化合物和引发剂的油相混合,进行悬浮聚合,制成母体聚合 物,
所述水相含有的重量比成分为水∶分散剂∶助分散剂=800~1000∶0.5~ 3.0∶0.05~0.2,所述油相含有的重量比成分为含-C=C-的有机化合物∶含 -C=C-的有机化合物∶引发剂=0.75~0.98∶0.02~0.25∶0.003~0.01,油相与 水相的重量比为1∶4~6;
b、对步骤a的母体聚合物使用胺化剂进行胺化或用磺化剂进行磺化;
c、将步骤b的产物置于用有机溶剂溶解烯腈类化合物而成的溶液进行 二次聚合,溶液中烯腈类化合物的浓度为0.2wt%~15wt%,步骤b的产物与 烯腈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3~6,
所述烯腈类化合物为C数为3~8的脂肪族烯腈,C数≤8的芳香族烯 腈化合物或C数≤8的杂芳族烯腈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溶剂为 C数为4~16的脂肪烃、C数≤16的芳香烃、C数≤16的杂芳香烃、工业溶 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d、向步骤c的产物中加入质量是其3倍~6倍的卤代烃进行蒸煮,所述 卤代烃为C数为1~10的卤代脂肪烃、C数≤10的卤代芳香烃或C数≤10 的卤代杂芳烃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颖华,未经王颖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