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工模拟方法及其装置、以及使计算机执行该方法的程序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9413.1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9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入口健二;神谷贵志;松浦真人;米田高志;高桥宣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5B19/4069 | 分类号: | G05B19/4069;B23Q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模拟 方法 及其 装置 以及 计算机 执行 程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原材料的形状模型、以及基于刀具的形状模型和刀具移动路径定义的刀具加工区域的形状模型,生成加工后的原材料的形状模型的加工模拟方法及其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在快速进给时不会对刀具移动路径上的刀具和原材料之间的干涉过度检测的加工模拟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基于原材料、刀具的形状模型以及刀具移动路径信息生成·显示加工后的原材料的形状模型的加工模拟装置,已知下述装置,其利用对沿刀具移动路径的刀具形状模型的扫描处理,生成刀具在刀具移动路径上移动时可加工的区域即刀具加工区域的形状模型,通过利用集合运算将所生成的刀具加工区域的形状模型从原材料的形状模型中去除,从而生成并显示加工后的原材料的形状模型。
另外,还已知下述装置,其在刀具移动路径是不以加工为目的的快速进给时的路径情况下,实施所述生成的刀具加工区域的形状模型和原材料的形状模型之间的干涉检测(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848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加工模拟装置中,存在下述问题,即,在成为刀具与加工后的原材料的加工面相接这一状态的快速进给的刀具移动路径的情况下,无法在刀具加工区域和原材料的形状模型之间的干涉检测中得到稳定的干涉检测结果,导致过度进行干涉检测。这是因为,在由于刀具移动路径及形状模型的表示精度的影响,使刀具加工区域和原材料的形状模型之间处于细微地相交的状态的情况下,难以在干涉检测运算中适当地识别出是“相接”还是“相交”。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提供一种加工模拟方法及其装置,其不受刀具移动路径及形状模型的表示精度的影响,可以稳定且正确地进行刀具加工区域和原材料的形状模型之间的干涉检测。
本发明的加工模拟方法根据原材料形状模型、由刀具形状模型及刀具移动路径所定义的刀具加工区域形状模型,生成加工后的原材料的形状模型,具有下述工序:生成将精密的刀具形状包含在内的原材料加工用的刀具形状模型、被精密的刀具形状包含在内的干涉检测用的刀具形状模型的工序;基于加工进给时的刀具移动路径和所述原材料加工用的刀具形状模型生成刀具加工区域形状模型,通过将该刀具加工区域形状模型从所述原材料形状模型中去除而生成所述加工后的原材料形状模型的工序;以及基于快速进给时的刀具移动路径和所述干涉检测用的刀具形状模型生成刀具加工区域形状模型,对该刀具加工区域形状模型和原材料形状模型之间的干涉进行检测的工序。
另外,本发明的加工模拟方法在作为所述刀具形状模型,生成将精密的刀具形状包含在内的原材料加工用的刀具形状模型和被精密的刀具形状包含在内的干涉检测用的刀具形状模型时,基于规定的模拟精度的设定值,分别对原材料加工用及干涉检测用的刀具形状模型设定相对于精密的刀具形状的误差范围,基于所述设定的误差范围,生成原材料加工用及干涉检测用的刀具形状模型。
另外,本发明的加工模拟装置根据原材料形状模型、由刀具形状模型及刀具移动路径所定义的刀具加工区域形状模型,生成加工后的原材料的形状模型,具有:刀具形状模型设定单元,其生成将精密的刀具形状包含在内的原材料加工用的刀具形状模型、和被精密的刀具形状包含在内的干涉检测用的刀具形状模型;加工原材料模型生成单元,其基于加工进给时的刀具移动路径和所述原材料加工用的刀具形状模型生成刀具加工区域形状模型,通过将该刀具加工区域形状模型从所述原材料形状模型中去除而生成加工后的原材料形状模型;以及刀具干涉检测单元,其基于快速进给时的刀具移动路径和所述干涉检测用的刀具形状模型生成刀具加工区域形状模型,对该刀具加工区域形状模型和原材料形状模型之间的干涉进行检测。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加工模拟装置,所述刀具形状模型设定单元具有:基于规定的模拟精度的设定值,分别针对原材料加工用及干涉检测用的刀具形状模型设定相对于精密的刀具形状的误差范围的单元;以及基于所述设定的误差范围,生成原材料加工用及干涉检测用的刀具形状模型的单元。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9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