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7270.2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4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金田清臣;曾祢央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45/34 | 分类号: | C07C45/34;C07C49/04;C07C49/395;C07C49/403;C07B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烯烃来制造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甲乙酮(MEK)、甲基异丁基酮(MIBK)、丙酮这样的酮类;以乙醛为代表的醛类等的羰基化合物作为溶剂和化学原料是有用的,用于各种领域中。通常使由烯烃的水合作用生成的醇脱氢以2段反应法来制造所述羰基化合物,但是作为更简便的方法,已知有使烯烃直接氧化的1段反应法。
作为使该烯烃直接氧化的方法,已知有用PdCl2/CuCl2催化剂的瓦克法(Wacker process),但是该方法对于分子内的末端上具有碳-碳双键(以下,略写为“C=C键”)的末端烯烃的氧化是有效的,但是在末端以外的部位上具有C=C键的内部烯烃的氧化中有反应性低这样的问题。此外,还有烯烃的碳原子数增加和反应速度显著降低这样的问题。因此,工业上除了将低级末端烯烃氧化用于乙醛、丙酮等低级羰基化合物的制造以外不用。
为了消除以如上所述烯烃的直接氧化来进行羰基化合物的制造中的问题,提出了各种方法。例如,在Tetrahedron Letters,1985,2263-2264(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钯催化剂、铜催化剂、聚乙二醇以及水使末端和内部烯烃氧化的方法。
在日本特开平5-14002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羰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在钯、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金属(铜、铁等)的含氧酸盐、对苯二酚以及能够使所述对苯二酚类变换为醌类的化合物(酞菁铁、四苯基卟啉钴等)的存在下,在酸性水溶液中通过分子状氧使烯烃类进行氧化。
在日本特开平5-148177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下述羰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在由钯化合物、铜化合物和/或铁化合物组成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在含有水和尿素的溶液中使烯烃进行氧化。
在日本特开平7-17891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下述羰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在钯化合物、铜化合物以及有机磷化合物的存在下,使烯烃和水进行反应。
在日本特开平7-149685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下述羰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在钯化合物、多氧阴离子(polyoxoanion)系化合物以及含铁化合物的存在下,在由含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组成的溶剂中使烯烃和氧气进行反应。
在J.Org.Chem.,1990,55,2924-2927(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钯催化剂存在下,使用强酸使环状或内部烯烃和对苯醌进行反应的改良瓦克法;此外,在日本特开平8-67648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下述酮的制造方法,在水和钯化合物的存在下使用对苯醌使烯烃系化合物进行氧化的酮的制造方法中,用不均质强酸(例如,磺酸的离子交换体等)来实施所述氧化反应。
在J.Chem.Soc.,Perkin Trans.1,2000,1915-1918(非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醋酸钯存在下,在甲苯中使用吡啶和2-丙醇的烯烃的氧化反应。
在日本特开2002-191979号公报(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由钯化合物、杂多酸(heteropolyacid)和强酸组成的氧化催化剂的存在下,用分子状氧使烯烃类进行氧化的酮的制造方法。
在日本特开2008-231043号公报(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在钯源、介孔硅酸盐、水以及质子酸的存在下,使烯烃和分子状氧进行反应的酮的制造方法。
然而,对于使内部烯烃、环状烯烃氧化来以高收率并且高选择性地制造酮,现有的羰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还没有可以充分满足的方法。
此外,在Angew.Chem.Int.Ed.,2006,45,481-485(非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下述酮的制造方法,在钯催化剂的存在下,在N,N-二甲基乙酰胺等的极性溶剂中使末端烯烃氧化时,使用分子状氧作为再氧化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400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481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1789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7-14968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8-6764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2-191979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8-23104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D.J.H.Smith et al.,Tetrahedron Letters,1985,2263-226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未经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72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