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具有长开放时间的底漆的低能表面粘合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3295.5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3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凡·施玛特洛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00 | 分类号: | C09D5/00;C08G18/12;C08G18/28;C08G18/7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陈平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具有 开放 时间 底漆 低能 表面 粘合 体系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08年10月29日提交的名称为“含有具有长开放时间的底漆的低能表面粘合体系(Low Energy Surface Bonding System Containing a Primer with Long Open Time)”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号61/109,415的优先权,所述美国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聚异氰酸酯官能粘合剂连接至基底表面,包括低表面能基底的底漆,所述底漆表现出长开放时间。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底漆和异氰酸酯官能粘合剂的粘合体系。本发明还涉及用所述底漆涂底漆的制品,并且涉及与本发明的粘合体系粘合的制品。
发明背景
塑料零件在多种制品中正变得更加受到欢迎。塑料零件提供成本和重量节约并且具有灵活的设计能力。低表面能塑料如聚烯烃由于它们的成本、设计和处理优势而有利于用于许多制品。由于对零件的不同的功能和操作需求,因此许多制品含有由不同材料制造的零件。一些零件优选由低表面能塑料制造,而其它零件则由高表面能塑料、金属、木材和/或玻璃制造。
利用粘合剂组装制品是有利的,因为粘合剂提供了设计和工艺灵活性。由于基于聚异氰酸酯的粘合剂很好地粘合多种基底,所以异氰酸酯官能粘合剂体系(通常称为聚氨基甲酸酯粘合剂)是用于粘合各种基底的流行粘合剂体系。取决于基底和制品的用途,可以将异氰酸酯官能粘合剂体系配制为提供广泛多种性质。
低能塑料表面典型需要某种表面处理以促进异氰酸酯官能粘合剂体系与这样的表面的粘合。这种处理包括火焰处理、电晕放电处理、表面的化学蚀刻和/或底漆涂敷中的一种或多种。典型的底漆体系在下列工艺中使用,在所述工艺中,涂敷底漆,使得溶剂载体挥发掉,然后对基底的表面涂敷粘合剂。用于将低表面能塑料零件粘合在一起或粘合到其它基底的已知体系典型允许相对短的在底漆的涂敷至粘合剂的涂敷之间的开放时间。这些系统的实例在EP 149,856和US专利5,576,558中找到,所述两项专利通过引用结合在此。如在此上下文中所使用的开放时间是指其中底漆仍连接至粘合剂体系的在溶剂挥发掉以后的时期。上述的连接是指粘合剂与粘合剂的官能团的化学成键。
低表面能塑料零件经常应用于汽车,如内部零件和保险杠面板。片状模塑料被用于车身零件并且其表面很难粘合。包括汽车制造商在内的许多制造商不希望底漆在组装厂中使用,原因在于使得汽车工人暴露于溶剂蒸气,并且因为环境和安全规程可能要求溶剂去除和通风系统。因此,底漆用于组装操作可以使组装厂增加成本并带来健康和安全的担忧。理想的是底漆具有长开放时间,从而允许在远离组装操作的时间和场所对基底进行涂敷。在汽车制造的上下文中,这意味着在组件供应商的工厂将组件涂底漆,然后将组件运送到组装汽车的工厂。于2008年2月19日提交的共同拥有专利申请US序列号12/03420以及题目为“包含唑烷的单组分玻璃底漆(One Component Glass Primer Including Oxazoladine)”的专利合作条约申请PCT/US 08/054公开了一种用于将聚异氰酸酯官能粘合剂连接到玻璃的长开放时间的底漆体系,所述专利通过引用结合在此。在这些申请中没有公开用于将异氰酸酯官能粘合剂体系连接到低能塑料表面的长开放时间的底漆体系。
需要一种底漆体系,所述底漆体系能够将异氰酸酯官能粘合剂连接到低表面能基底,其具有长开放时间,高达90天以上。还需要这样的底漆体系,所述底漆体系还可以用于多种其它基底,并且其可以用于将低表面能塑料基底与其它基底如玻璃、金属、涂布金属和具有相对高的表面能的塑料基底粘合。
发明概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32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