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乙烯聚合用催化剂以及乙烯的聚合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12197.5 | 申请日: | 2009-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3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松永和久;山本英生;山本邦雄;筱崎哲德;高桥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F4/654 | 分类号: | C08F4/654;C08F4/611;C08F1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聚合 固体 催化剂 成分 以及 方法 | ||
1.一种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通过使包含镁化合物、碳原子数为1~5的电子给体(a)和碳原子数为6~30的电子给体(b)的液状镁化合物(A)与液状钛化合物(C),在电子给体(B)的存在下进行接触而得到,并且其含有钛、镁和卤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给体(a)的使用量和前述电子给体(b)的使用量的摩尔比((a)/(b))小于1,并且前述电子给体(a)、前述电子给体(b)和前述电子给体(B)是除环状醚化合物以外的含杂原子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给体(a)是碳原子数为1~5的醇,前述电子给体(b)是碳原子数为6~12的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给体(B)是二羧酸酯化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给体(B)是选自由酰卤类、酰胺类、腈类、酸酐、有机酸酯类和聚醚类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给体(B)是下述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2)中,Ca和Cb表示碳原子,n表示5~10的整数,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COOR1或R’,并且R2和R3中的至少一个为COOR1;环状骨架中除Ca-Ca键、以及当R3为氢原子时的Ca-Cb键以外的任意碳碳键可以置换为双键,
多个存在的R1是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
多个存在的R’各自独立地为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卤原子、含氮基团、含氧基团、含磷基团、含卤素基团和含硅基团的原子或基团,
A为下述式所表示的结构或除氧原子以外的杂原子,
多个存在的R’和上述R’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给体(B)是下述式(3)所表示的二醚化合物,
式(3)中,m表示1~10的整数,R11、R12、R31~R36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具有选自碳、氢、氧、氟、氯、溴、碘、氮、硫、磷、硼和硅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取代基,
任意的R11、R12、R31~R36也可以共同形成苯环以外的环,并且主链中可以含有碳以外的原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给体(B)是碳原子数为2~18的有机酸酯类和下述式(3)所表示的二醚化合物的混合物,
式(3)中,m表示1~10的整数,R11、R12、R31~R36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具有选自碳、氢、氧、氟、氯、溴、碘、氮、硫、磷、硼和硅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取代基,
任意的R11、R12、R31~R36也可以共同形成苯环以外的环,并且主链中可以含有碳以外的原子。
9.一种乙烯聚合用催化剂,其含有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和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成分(II)。
10.一种乙烯的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9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乙烯的均聚或乙烯与其它烯烃的共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21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