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面板以及触摸面板型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09871.4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8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野泽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3;G09F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 面板 以及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配置于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画面上的触摸面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备上述触摸面板的触摸面板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画面输入型显示装置有具备触摸面板的装置。触摸面板例如根据按压操作所引起的电阻变化而检测输入坐标的面板。作为触摸面板的构造,有将设置有透明导电膜的上部基板及下部基板配置成让这些透明导电膜相互对向的结构。
近年来,从高画质化或提高耐久性的观点考虑,如日本专利特开平09-146707号公报所示,提出有一种上部基板包含有玻璃的触摸面板。与上部基板包含有树脂制膜的触摸面板相比,上述的触摸面板在画质或耐久性的观点上较为优异。但相反,存在容易产生向触摸面板中的光映射(外部光反射)的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触摸面板的光映射的抑制技术,有日本特开平08-332649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该技术是使用透明性树脂将被按压的触摸侧基板射出成形,从而于触摸侧基板的上表面(触控面)形成微细凹凸。
然而,当使用于触摸侧基板形成有微细凹凸的技术时,与未设置微细凹凸的情形相比,触摸侧基板会变得脆弱化。因此,例如在使触摸侧基板按压变形时,触摸侧基板上容易产生龟裂等的损坏,从而导致触摸面板的可靠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减少触摸面板中的光映射,同时提高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中,具备第1基板与第2基板,其中,上述第1基板具有第1主面、及与上述第1主面相反的第2主面,且于上述第2主面上形成有凹部,上述第2基板与上述第1主面对向配置。
上述触摸面板还具备至少有一部分位于上述凹部内的光散射粒子。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中,由于存在有光散射粒子及第1基板的凹部,因而可减少光映射。而且,于该触摸面板中,由于光散射粒子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1基板的凹部内,因此在因按压操作等而使第1基板变形时,作用于该第1基板上的按压力会分散,从而可减少应力集中于凹部的角部等处。由此,本触摸面板可减少光映射,同时可提高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型显示装置中,具备上述触摸面板及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型显示装置由于具备上述触摸面板,因此可发挥与上述触摸面板相同的效果。即,该触摸面板型显示装置可减少光映射,同时可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4是沿图1的IV-IV线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将图1所示触摸面板的第1基体与第2基体进行接着的步骤的剖面图。
图6是具备图1所示的触摸面板的触摸面板型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图6所示的触摸面板型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液晶显示面板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符号说明:
X触摸面板
Y触摸面板型显示装置
10第1基体
11透明绝缘基板(第1基板)
13接着部件
14偏光膜(光学膜)
15第1主面
16第2主面
17凹部
18光散射粒子
20第2基体
21透明绝缘基板(第2基板)
40液晶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面参照附图,一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及触摸面板型显示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进行说明。
触摸面板X具备第1基体10、第2基体20、及导电性接着部件30。
第1基体10具备透明绝缘基板(第1基板)11、透明电极12、接着部件13及偏光膜(光学膜)14,其整体具有可挠性。该第1基体10的俯视形状实质上呈矩形状。但是,第1基体10的俯视形状并不限定为矩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98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