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盘转向桥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3369.2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6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周跃良;徐代友;周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14 | 分类号: | B62D3/14;B60B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盘 转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上的全液压转向桥。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转向桥一般由车轴、转向节、转向主销、转向节臂、转向梯形臂和转向横拉杆组成。转向横拉杆与左、右转向梯形臂组成转向梯形机构。转向器输出的力由转向摇臂、转向直拉杆传递到转向节臂,使得左转向节绕转向主销旋转,再经转向梯形传递到右转向节。这样,转向传动机构将转向器输出端的转向摇臂的摆动转变为左、右转向车轮绕其转向主销的偏转,并使它们偏转到绕同一瞬时转向中心的不同轨迹圆上,实现车轮无滑动地滚动转向。为了使左、右转向车轮偏转角之间的关系能满足这一汽车转向运动学的要求,则要由转向传动机构中的转向梯形机构的精确设计来保证。而转向梯形机构实际上不能完全精确地满足两侧转向轮偏转角之间的理想关系式的要求,只能在一定的车轮偏转角范围内,使两侧车轮偏转角的关系大体上接近于理想关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汽车转向桥的转向机构结构复杂、不能实现精确转向,轮胎易偏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实现精确转向的转向桥。
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转盘转向桥,包括油缸、回转支撑、螺母板、销轴和车轴,所述回转支撑的外圈与汽车的车架连接,内圈与螺母板连接,螺母板与车轴焊接在一起;所述油缸缸端与车架相连,油缸杆端与销轴连接,销轴为两个且分别布置在接近汽车的车轮总成的一端,两个销轴都焊接在螺母板上面。
所述车轴的两侧为连接轴,每侧连接轴都通过轴承与轮毂装在一起,轮毂与汽车车轮总成中的轮辋相连。
所述销轴焊接在螺母板上面,四周用加强筋加强固定。
与传统的转向桥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向桥无转向节、无转向主销、无转向梯形机构,因而,结构较简单,传动路线短;且转向时,轮胎围绕回转支撑的中心转动,两侧轮胎的转向角始终统一,实现了精确转向,避免了轮胎偏磨,因此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其中,1-油缸,2-车架,3-车轮总成,4-轮毂,5-回转支撑,6-螺母板,7-销轴,8-车轴,9-挡圈,10-轴承一,11-轴承二,12-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包括油缸1、车架2、车轮总成3、轮毂4、回转支撑5、螺母板6、销轴7和车轴8,挡圈9,轴承一10,轴承二11,端盖12。
回转支撑5的轴承外圈与车架2螺接,轴承内圈与螺母板6通过螺栓连接,螺母板6与车轴8焊接在一起。所述销轴7焊接在螺母板上面,四周用加强筋加强固定。
车轴8为一焊接结构件,中间为冷弯空心型钢,两侧为连接轴,之间用连接板连接。每侧连接轴通过轴承一10、轴承二11,与轮毂4装在一起,用双圆螺母锁紧。轮毂4与车轮总成3中的轮辋相连。
所述转向油缸1缸端与车架2相连,杆端与销轴7相连。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油缸将力传到销轴7、螺母板6、车轴8,使其绕回转支撑5的中心转动,从而实现整车的转向。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还可以对其进行局部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视为对本专利的等同替换,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33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停车库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沥青生产的搅拌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