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活塞式天然气加气子站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2698.7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657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游敦泉;赵成林;刘建杰;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星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F17C13/00;F17C13/04;B60S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0036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活塞 天然气 加气子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气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对汽车进行加气的移动活塞式天然气加气子站。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加气子站系统,需要很大的储气系统和建站面积,压缩机与售气机组均设置在该固定的加气子站内,系统庞大,不能移动,在该加气系统中,都是建固定加气站,当汽车需要加气时,均需要到加气站去加气,加气站系统设备多、占地面积大、系统机组不能移动、加气范围小;现有固定的加气子站,也需要为压缩机单独配置一个发动机或电机,增加了建站的成本。且现有的天然气子站系统中,为了安全和储气的需要,在压缩机后必须设二至三个2立方米左右的高压储气罐。拖车将压缩天然气从母站运送到子站后,压缩机将拖车气瓶中的天然气卸到这三个2立方米的高压储气罐中,再输送到售气机组中对汽车进行加气。高压储气罐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所以建站时的面积也要相应增加,从而建站成本也相应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建站成本的移动活塞式天然气加气子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移动活塞式天然气加气子站,包括拖车瓶组、压缩机、售气机组与至少一个拖车,拖车瓶组设置在拖车上,拖车瓶组、压缩机与售气机组通过气管顺序连接形成加气系统,拖车的发动机传动连接压缩机。
进一步的是,压缩机与售气机组设置在拖车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拖车具有两个,拖车瓶组设置在其中的一个拖车上,压缩机与售气机组设置在另一个拖车上。
进一步的是,拖车瓶组与售气机组之间连接有输气管路。
进一步的是,所述售气机组包括至少一根售气管,拖车瓶组包括至少两组气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售气机组中的售气管为三根,分别为低压售气管、中压售气管和高压售气管,拖车瓶组中的气瓶为三组,分别为低压气瓶、中压气瓶以及高压气瓶,低压气瓶、压缩机、高压售气管通过主管路顺序连接;在低压气瓶与压缩机之间的主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低压分管路、中压分管路与高压分管路,低压分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低压售气管,中压分管路同时连接中压气瓶与中压售气管,高压分管路同时连接高压气瓶与高压售气管。
进一步的是,在压缩机的出口端还设置有高压支路与高压气瓶相连通,在压缩机的出口端设置有可使压缩机分别与高压售气管、高压气瓶之间实现通断的二位三通阀。
进一步的是,在中压分管路上设置有中压控制阀门,高压分管路上设置有高压控制阀门。
进一步的是,在低压气瓶前设置有低压单向阀,在高压分管路与高压售气管的联接管路上设置有高压单向阀。
进一步的是,在高压气瓶与高压售气管之间设置有优先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拖车的发动机传动连接压缩机,当压缩机工作时,拖车的发动机工作,并驱动压缩机工作,使天然气压缩后再进行加气,显然,该方式取消了现有技术中为压缩机单独设置的发动机,减少了建站成本。而通过将压缩机与售气机组设置在拖车上,则可以开动拖车在任何地方对汽车进行加气,可减少建加气站的成本,且相对于现有的固定加气站可扩大加气的范围,尤其适合在汽车加气站建站时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拖车瓶组具有三组气瓶以及售气机组具有三根售气管的控制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拖车瓶组具有两组气瓶以及售气机组具有两根售气管的控制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拖车瓶组具有两组气瓶以及售气机组具有一根售气管的控制原理图;
图4是压缩机、拖车瓶组与售气机组均设置在拖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压缩机1、拖车瓶组2、售气机组3、低压气瓶4、中压气瓶5、高压气瓶6、低压售气管7、中压售气管8、高压售气管9、中压控制阀门10、高压控制阀门11、低压单向阀12、高压单向阀13、二位三通阀14、优先控制阀门15、高压支路16、主管路18、低压分管路19、中压分管路20、高压分管路21、拖车22、发动机23、变速器24。图中箭头方向为天然气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星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星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2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闸瓦加工夹具
- 下一篇:热轧线棒材冷却器的入口导卫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