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作精铸模壳的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3622.4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1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荣;周祖兰;陈德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恒铸业有限公司;陈德苏 |
主分类号: | B22C9/12 | 分类号: | B22C9/12;B22C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铸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精铸模壳专用设备的制造方法,该设备适用于铸钢精铸件模壳大批量生产时的硬化、干燥处理。
背景技术
生产精密铸钢件,通常用失蜡精铸来保证产品的精度要求。制作模壳是失蜡精铸工艺中关键的工序。目前铸钢厂制模壳大多采用人工操作,把蜡模浸刷水玻璃、硅溶胶粉浆粘结剂,再撒上石英砂或莫来砂后,手工放入氯化铵或氯化铝溶池中,硬化一定的时间,摆在车间地面上干燥。反复多层粘砂、硬化、干燥,最后脱蜡成模壳。其缺点是劳动强度大,先后入池的蜡模硬化、干燥时间由人工记忆难控制,壳料损耗大,生产场地污染严重,制作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模壳的设备,主要解决人工制模壳时劳动强度大,蜡模硬化、干燥时间控制不准,壳料散失大,车间环境污染严重,制作成本高等技术问题。通过使用该设备,可以实现全新的蜡壳制作工艺流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的结构由程序控制柜(1)、电缆(11)、伺服电机(2)、主动链轮(3)、从动链条盘(4)、悬挂盘(5)、吊篮(6)、热风罩(7)、主轴(8)、支承轴承座(9)等主要部件组成,设计了电源程序控制柜(1);联接电缆(11);动力选用了伺服电机(2);电机轴上固定主动链轮(3);相对啮合的链条盘(4)与两侧悬挂盘(5);通过主轴(8)联接成同轴旋转整体,链条盘(4)的外径大于悬挂盘(5)的外径,减小主动链轮(3)驱动链条盘(4)的扭力,从动链条盘(4)是将链条焊在圆盘的外圆周上的组合件。两侧悬挂盘(5)的相对內侧轴向距离空间内钩挂着摆动的八只吊篮(6),设备整体通过主轴(8)两端轴颈联接支承轴承座(9),固定在硬化池边地基上。设备运行时是由程序控制柜(1)通过联接电缆(11)控制伺服电机(2)上主动链轮(3) 传动从动链条盘(4)带动同一轴钩挂着均布八只吊篮(6)的悬挂盘(5)一起转动,让吊篮(6)内的蜡模顺序间断浸入氯化铝溶液硬化池(10)中硬化,然后转出池面在热风罩(7)中干燥,保证设备的功能达到满足工艺技术方案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实现机电一体化传动,半自动化运行,满足制壳过程需多次涂层硬化、干燥的要求,全套流水作业,装卸方便。硬化、干燥时间控制准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车间清洁、制壳成本低。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程序控制柜,2、伺服电机,3、主动链轮。4、从动链条轮,5、悬挂盘,6、吊篮,7、热风罩,8、主轴,9、支承轴承座,10、硬化池,11、电缆。
图2是图1A-A向剖视图。
5、悬挂盘,6、吊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其工作原理展示实施方式的。把浸刷过粉浆粘结剂并撒过砂粒后潮湿的蜡模摆放在八只吊篮(6)上,启动程序控制柜(1)通过联接电缆(11)控制伺服电机(2)上的主动链轮(3)传动链条盘(4)带动同一轴钩挂着八只吊篮(6)的悬挂盘(5)一起转动,随着电机(2)间歇起动,依次落入硬化池(10)中硬化,顺序排列抬起。热风罩(7)供热风干燥,定时取下砂壳已干燥的蜡模。再摆上潮湿的蜡模。周而复始,半自动化连续作业,多台设备按照模壳层数排列,组成制壳流水线,直至脱蜡成模壳。设定控制柜(1)起动电机(2)的间隔时间,是根据面层、背层、加固层等各层在硬化池(10)中硬化需要的时间,约在20-120分钟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恒铸业有限公司;陈德苏,未经江苏万恒铸业有限公司;陈德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3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钻进夹具
- 下一篇:拱坝的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