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3711.8 | 申请日: | 200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2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龙;黄庆安;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2 | 分类号: | G01N27/22;B81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相对湿度 传感器 | ||
1.一种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包括衬底(1)、氧化层(2)、第一电容电极(3)、第二电容电极(4)和湿度敏感介质(5),氧化层(2)设在衬底(1)上,第一电容电极(3)、第二电容电极(4)设在氧化层(2)上,第一电容电极(3)和第二电容电极(4)由第一压焊块(33)和第二压焊块(43)分别引出,湿度敏感介质(5)设在第一电容电极(3)和第二电容电极(4)之间以及第一电容电极(3)和第二电容电极(4)上方,腐蚀衬底(1)及其上方的氧化层(2),形成空腔(6),使得第一电容电极(3)和第二电容电极(4)之间的湿度敏感介质(5)的下表面也与空气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容电极(3)、第二电容电极(4)为叉指状电极且交错排列,每组叉指状电极的第一公共端(31)和第二公共端(41)以及叉指状电极的第一自由端(32)和第二自由端(42)均固定于氧化层(2)上,以保证第一电容电极(3)、第二电容电极(4)的机械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湿度敏感介质(5)为聚酰亚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容电极(3)、第二电容电极(4)为铝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37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