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金属复合材料锅具的沿口封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2434.9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9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谢献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纳爱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32 江苏省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金属 复合材料 封闭 结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金属复合材料锅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层金属复合材料锅具的沿口封闭结构。属厨具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锅具所用多层金属复合材料组合形式为:不锈钢+纯铝+合金铝+纯铝+不锈钢(0.5mmSUS304+0.07mmAL1050+1.26mmAL3003+0.07mmAL1050+0.5mmSUS430)。与食物接触的锅身内壁材料为安全卫生的不锈钢SUS304,能有效阻隔中间层铝离子渗入食物。中间层的铝板具有导热均匀、传热快的特性,加热时整个锅内温度保持一致;合金铝又能提高强度。外层材料为导磁不锈钢SUS430。因此,多层金属复合材料锅能适用于电磁炉、燃气炉和其它电加热器具,扩大了使用范围。融合四种材料的各自优点生成的新型复合材料,用于制作锅具,提高了锅具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用于厨房锅具的多层金属复合材料一般厚度为2.3~3.0mm,直接切断制成锅具的平直的沿口,这样中间层材料会暴露出来(见图1和图2)。铝材质软、易氧化变色,及对人体的危害人所共知。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使中间层材料不会暴露出来的多层金属复合材料锅具的沿口封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层金属复合材料锅具的沿口封闭结构,所述沿口包括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自内至外紧密复合,所述内层1的顶缘紧贴中间层顶缘向下弯折对中间层顶缘的上半部分形成上半包覆;所述外层的顶缘紧贴中间层顶缘向上弯折对中间层顶缘的下半部分形成下半包覆;所述上半包覆的下缘和下半包覆的上缘上下拼接形成多层金属复合材料锅具的沿口封闭结构,并在所述上半包覆的下缘与下半包覆的上缘上下拼接处形成拼接缝;所述内层材料采用不锈钢,中间层材料采用铝,外层材料采用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多层金属复合材料锅具的沿口封闭结构,所述内层材料采用不锈钢SUS304,中间层材料由Al 1050、Al 3003和Al 1050三层自内至外紧密复合而成,所述外层材料采用不锈钢SUS4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内、外层不锈钢材料通过包覆工艺把铝封在里面,甚至可以用不锈钢焊接把最后的一条细缝也彻底封住。因此可以使中间层材料不会暴露出来。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多层金属复合材料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II放大图。
图中:内层1、中间层2、外层3、沿口封闭结构4。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4,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多层金属复合材料锅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II放大图。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多层金属复合材料锅具的沿口封闭结构,所述沿口包括包括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所述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自内至外紧密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的顶缘紧贴中间层2顶缘向下弯折对中间层2顶缘的上半部分形成上半包覆;所述外层3的顶缘紧贴中间层2顶缘向上弯折对中间层2顶缘的下半部分形成下半包覆;所述上半包覆的下缘和下半包覆的上缘上下拼接形成多层金属复合材料锅具的沿口封闭结构4,并在所述上半包覆的下缘与下半包覆的上缘上下拼接处形成拼接缝;所述内层1材料采用不锈钢SUS304,中间层2材料由Al 1050、Al 3003和Al 1050三层自内至外紧密复合而成,所述外层3材料采用不锈钢SUS430。该拼接缝处用不锈钢焊接。
所述内层1材料采用不锈钢SUS304,中间层2由Al 1050、Al 3003和Al 1050三层自内至外紧密复合而成,所述外层3材料采用不锈钢SUS4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纳爱厨具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纳爱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24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