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上的新型排气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3636.7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4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王红伟;李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水成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F01N1/10;F01N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5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 新型 排气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行业中内燃机的一种装置,尤其为一种降低内燃机噪音的排气消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内燃机上的消声器理论基本上是一维(一条线)静态的,应用于排气消声器方面虽有二维(平面)或三维(立体),也是在气流低速稳定的前提下导出的各种计算公式。理论计算和实际计算误差大,尤其是在高频范围内的误差更大。
一般认为其消声器的消声主要是中频消声。事实上,内燃机的排气噪声中,低频、中频、高频都存在,设计其消声器应当是全频消声器。内燃机的排气,是高温高速的脉动气流不是稳定的气流,更不是小于20m/s(米/秒钟)的稳定气流。在内燃机的排气门刚打开时,排气速度高达600-700m/s,这种高速脉动气流产生的高频噪声,减弱或延长使消声器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在内燃机的排气管中采用变气流流通的截面积优化技术,将高速脉动气流变为低速稳定气流,达到降低噪声和节约燃油之目的新型排气消声器。
本实用型新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燃机上的新型消声器,包括外壳1、进气管2、横隔板3、纵隔板4、5,过渡管6、7和排气管8,进气管2开口端焊接在外壳1上,封闭端焊接在横隔板3上;横隔板3焊接在外壳1的上下端面上;过渡管6开口端焊接在横隔板3上,封闭端固定在外壳上1;进气管2和过渡管6平行排列。纵隔板4、5一端分别固定在横隔板3上,另一端固定在外 壳1上,过渡管7开口端焊接在纵隔板4上,封闭端固定在纵隔板5上;排气管8封闭端焊接在纵隔板5上,排气管8开口端焊接在外壳1上。进气管2、过渡管6、7、排气管8和纵隔板5上均匀排列着小孔。
在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有玻璃纤维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在内燃机的排气管中采用变气流流通的截面积优化技术,这样可以将高速脉动气流变为低速稳定气流,达到降低噪声和节约燃油之目的;同时有玻璃纤维填充物,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消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内燃机上的新型消声器,包括外壳1、进气管2、横隔板3、纵隔板4、5,过渡管6、7和排气管8,进气管2开口端焊接在外壳1上,封闭端焊接在横隔板3上;横隔板3焊接在外壳1的上下端面上;过渡管6开口端焊接在横隔板3上,封闭端固定在外壳上1;进气管2和过渡管6平行排列。纵隔板4、5一端分别固定在横隔板3上,另一端固定在外壳1上,过渡管7开口端焊接在纵隔板4上,封闭端固定在纵隔板5上;排气管8封闭端焊接在纵隔板5上,排气管8开口端焊接在外壳1上。进气管2、过渡管6、7、排气管8和纵隔板5上均匀排列着小孔。在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有玻璃纤维棉9。
从发动机排出的气流进入进气管2;从进气管2的小孔中喷射出去进入由横隔板3和壳体1围成的进气腔里;气流从进气腔进入过渡管6;气流从过渡管6喷射出去进入由横隔板3、纵隔板4和消声器壳体1围成的进气腔里;气流从该 进气腔经过过渡管7流入由横隔板3、纵隔板4、5和壳体1围成的进气腔里;气流从过渡管7喷射出去,经过纵隔板5上的孔进入由纵隔板5、横隔板3和壳体1围成的出气腔里;气流经过排气管8上的小孔进入排气管8,通过排气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子采用变气流流通的截面积优化技术,将高速脉动气流变为低速稳定气流,达到降低噪声和节约燃油之目的,同时有玻璃纤维填充物,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消声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水成,未经张水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36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手扶式双钢轮压路机扶手定位装置
- 下一篇:自动刮花装置的防缠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