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焊管线钢管管径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3058.0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8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宇;薛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2 | 分类号: | G01B11/1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许冠忠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管线 钢管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焊管线钢管管径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焊管线钢管管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螺旋钢管生产行业中,均要求在成型阶段对钢管管径进行测量,以保证产品质量。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靠人工在钢板成型对接(或焊接)后对钢管管径进行测量,基本是靠钢卷尺测量钢管的外径来实施对钢管管径的监控及调整。但是这种监控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无法满足钢管企业的需求,主要缺点是:1、测量人员的责任心不同、疲劳程度不同、目测角度的差异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2、人工测量不能保证管径数据的连续性,3、人工测量只能得到钢管管径的平均值,而对钢管的形位公差无法掌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确的螺旋焊管线钢管管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焊管线钢管管径测量装置,包括钢管成型器上的悬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成型器上的悬臂上设有固定轴,在此固定轴的端部通过轴承与带有激光传感器圆形连接板连接,固定在此连接板上带有内齿的旋转齿轮与设在电动装置上的小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的电动装置通过支座与所述的固定轴连接,
所述的电动装置采用交流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改变原来的人工测量方式,采用激光传感器测量一固定点到管壁的距离及与另一相邻点距离两连线的夹角,然后经过PLC或PC计算得出的钢管管径(内径)数据,其精度可保证0.1mm以下,相比手工测量更科学、更准确、尺寸误差小,而且对钢管的尺寸精度及形位公差随时实施监测与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焊管线钢管管径测量装置,包括上的悬臂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成型器上的悬臂8上设有固定轴4,在此固定轴4的端部通过轴承与带有激光传感器3的圆形连接板2连接,使连接板2围绕固定轴4的中心旋转,固定在此连接板2上带有内齿的旋转齿轮1与设在电动装置6上的小齿轮5啮合连接,小齿轮5带动旋转齿轮1旋转,所述的电动装置6通过支座7与所述的固定轴4连接。
所述的电动装置6采用交流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位于成型钢管内偏离钢管中心的一侧,连接板及旋转齿轮在旋转过程中,其外圆以不碰到钢管内壁为佳,电动装置带动小齿轮旋转,小齿轮与旋转齿轮的啮合带动与旋转齿轮连接的连接板旋转,固定在连接板上的激光传感器随着连接板的旋转对钢管内壁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首先,激光传感器顺时针旋转360度;然后激光传感器逆时针旋转360度;正反两转对已对接(或焊接)的管径(内径)测量两组;即:激光传感器从起点开始测量一个长度,转动一个角度(如0.5度),再测量一个数据,再转个角度,再测量,直到一周360度,这样就得到720个数据,由相邻长度和夹角组成三角形,由三角公式计算出与夹角对应的边长,由于夹角角度非常小,得到的边长之和近似钢管周长。通过电缆线传输到PLC控制系统中的数据,经过微机计算得出管径(内径)的准确测量值及钢管圆周曲率变化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3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