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合物固体物料干燥增粘高真空转鼓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3651.1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457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范利明;艾磊;曾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卫 |
地址: | 51052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固体 物料 干燥 增粘高真 空转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合物固体物料干燥增粘高真空转鼓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于固相聚合物干燥增粘的转鼓装置,其增粘的最终温度有时可高达210~350℃,当聚合物增粘完成待包装时又需要将转鼓内温度降至40~90℃,否则温度太高不利于人员的安全操作。现阶段转鼓的降温措施主要采用冷油降温,即将原加热用油通过换热器换热冷却或用冷却风机给导热油降温,然后将冷却后的油通入转鼓夹层给物料降温。现有降温措施相对生产实际需要所需时间较长,限制了产品的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快转鼓的降温速度的聚合物固体物料干燥增粘高真空转鼓冷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合物固体物料干燥增粘高真空转鼓冷却装置,其包括转鼓及冷却结构,该冷却结构包括抽真空管、分离器、换热器及风机,抽真空管的a端与转鼓相连通,抽真空管的b端通过分离器及换热器与风机的进气端连通,风机的出气端与抽真空管的c端连通,抽真空管的d端通过进氮气阀与氮气源连通。
当转鼓增粘完成需降温时,向转鼓内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启动风机。与物料进行热交换以后的氮气由风机抽出,先经分离而后经换热器换热,最后由风机出口将冷却后的氮气再送入转鼓,如此循环往复,从而能够快速地实现转鼓的降温。
该抽真空管靠近转鼓一侧由中间设有隔板的上、下半圆管构成,且b端设于上半圆管上,c端及d端设于下半圆管上,a端为上、下半圆管伸入转鼓内的末端。本方案将现有的抽真空管进行改造,将抽气通道与出气通道分离开来。
为了避免刚输进的冷氮气被抽走,该上、下半圆管伸入转鼓内的末端制成具有一夹角的分岔结构,且夹角为90~180°,从而提高冷却效率。
该上、下半圆管伸入转鼓内的末端还分别连接有过滤罩,过滤罩的作用是避免转鼓在抽真空增粘过程中里面的物料被真空系统大量抽走而设置的,一般转鼓都可以设置有好几个过滤罩。
在上半圆管远离转鼓的端面上设有一挡板,且该挡板仅能向远离转鼓一侧开启,避免了风机将下半圆管内的尚未进入转鼓的氮气给抽走的风险。
该抽真空管远离转鼓的e端通过真空管路阀与抽真空系统连接。本技术方案是直接在现有的抽真空管上进行改进,当抽完真空后,需要冷却转鼓时,仅需要将真空管路阀关闭,再将风机打开即可。
该抽真空管b端与分离器之间还设有进口阀,该抽真空管c端与风机之间还设有出口阀,实现冷却循环回路的开关控制。
所述分离器为旋风分离器,风机为鼓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与转鼓连通的抽真空管及其冷却循环回路,当转鼓增粘完成需降温时,向转鼓内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启动风机。与物料进行热交换以后的氮气由风机抽出,先经分离而后经换热器换热,最后由风机出口将冷却后的氮气再送入转鼓,如此循环往复,可以在不影响转鼓转动的情况下让转鼓内的温度较快的降到所需的温度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抽真空管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聚合物固体物料干燥增粘高真空转鼓冷却装置,其包括转鼓1及冷却结构,其中,该冷却结构包括抽真空管2、分离器5、换热器6及风机7,抽真空管2的a端与转鼓1相连通,抽真空管2的b端通过分离器5及换热器6与风机7的进气端连通,风机7的出气端与抽真空管2的c端连通,抽真空管2的d端通过进氮气阀10与氮气源连通。
该抽真空管2的b端与分离器5之间还设有进口阀12,该抽真空管2的c端与风机7之间还设有出口阀9。所述分离器5为旋风分离器,风机7为鼓风机。
该抽真空管2靠近转鼓1一侧由中间设有隔板13的上、下半圆管构成,且b端设于上半圆管上,c端及d端设于下半圆管上,a端为上、下半圆管伸入转鼓1内的末端。
该上、下半圆管伸入转鼓1内的末端制成具有一夹角的分岔结构,且该夹角为90~180°。
该上、下半圆管伸入转鼓1内的末端还分别连接有一个过滤罩3、4。
在上半圆管远离转鼓1的端面上焊接一法兰片,在法兰片的上部焊接有一挡板11,且该挡板11仅能向远离转鼓1一侧开启。
该抽真空管2远离转鼓1的e端通过真空管路阀8与抽真空系统连接。
在使用时,关闭真空管路阀8、出口阀9,打开进氮气阀10,往转鼓1内充氮气,充完关闭该阀10。保持氮气循环管路通畅,然后启动鼓风机7,在转鼓1内经换热后的热氮气由上过滤罩3进入上半圆管,而后进入旋风分离器5沉淀掉气体中夹带的固体颗粒,接着在换热器6中和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冷却后的氮气由风机7出口进入抽真空管2下半圆管,而后由伸向转鼓1下部的过滤罩4进入转鼓1内,开始新的热交换,如此循环往复。在风机7运行过程中,挡板11由于上半圆管内气体的吸力和下半圆管内气体的推力其始终会处于关闭状态,这避免了风机7将下半圆管内的尚未进入转鼓的氮气给抽走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36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带二接线式振弦传感器
- 下一篇:室内温度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