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油缸内直喷发动机的高压油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7792.2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1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琚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5/02 | 分类号: | F02M55/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 直喷 发动机 高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油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缸内直喷的汽油机高压油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要求汽油机用高压油轨能够承受较高的喷射压力。现有的汽油机用高压油轨的主要结构为:两端封闭的管体由板材卷焊成型,管体上连接有传感器座、进油管座、喷油器座及支架,传感器座、进油管座、喷油器座的内部进具有与管体内部连通的通孔,管体上免设卸压阀,在喷油器座上连接有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杯体,在杯体的底部开有与喷油器座上通孔相连通的通口,各支架为由板材弯折成近似于“U”形的框架结构。上述结构高压油轨能够满足喷射压力的汽油机,但是由于进油管管座布置在管体上,不便于进油管的装配,拆装维修比较困难,同时也会影响进油管的空间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油缸内直喷发动机的高压油轨,其目的是在实现更高的喷射压力的情况下,方便进油管的安装和拆卸,同时节省空间位置便于进油管的空间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汽油缸内直喷发动机的高压油轨包括油轨管体、传感器座和喷油器座,所述的油轨管体的一端焊接有油轨盖,另一端焊接有进油管座,进油管座的另一端与进油管连接,进油管座的内部设有的通孔结构与油轨管体连通,传感器座和喷油器座的内部均设有与油轨管体内部相通的通孔,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分别安装在油轨管体的中部和两端。
所述的进油管座为多轴肩圆柱形外形,内部是带有锥面孔口的通孔,所述的进油管的链接端头设有与通孔上的锥面相配合的球形接头,并且进油管座和进油管通过螺帽旋紧形成密封。
所述的进油管座通过结合面与油轨管体以凸焊和钎焊工艺焊接在一起。
具有上述特殊结构的一种汽油缸内直喷发动机的高压油轨具有以下优点:
1、该种汽油缸内直喷发动机的高压油轨将进油管座布置在油轨端面,使得油管的安装和拆卸都变得方便,同时对进油管的空间走向要求降低,节省空间。
2、该种汽油缸内直喷发动机的高压油轨的油轨管体由板材卷焊成型,适合于任何自定义尺寸,管体承载压力更高;将进油管座布置在高压油轨的一个端面上,取消原来两端封闭油轨的一个油轨盖,同时还减少了一个油轨管体连通进油管座的通口以及油轨盖的焊接工序,同时还减少了油轨管体进油管通孔的机加工工序,提高油轨的生产效率。
3、该种汽油缸内直喷发动机的高压油轨结构合理,实用可靠,它能够很好的实现更高的喷射压力,达到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和更高的排放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更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油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A-A方向的剖视图。
在图1~3中,1:油轨管体;2:传感器座;3:第一支架;4:进油管座;5:进油管;6:喷油器座;7:油轨盖;8:第二支架:9:通孔;10:结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3所示结构结合可知,该种汽油缸内直喷发动机的高压油轨包括油轨管体1、传感器座2和喷油器座6,所述的油轨管体1的一端焊接有油轨盖7,另一端焊接有进油管座4,进油管座4的另一端与进油管5连接,进油管座4的内部设有的通孔结构与油轨管体1连通,传感器座2和喷油器座6的内部均设有与油轨管体1内部相通的通孔,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8分别安装在油轨管体1的中部和两端。
进油管座4为多轴肩圆柱形外形,内部是带有锥面孔口的通孔9,进油管5的链接端头设有与通孔9上的锥面相配合的球形接头,并且进油管座4和进油管5通过螺帽旋紧形成密封;进油管座4通过结合面10与油轨管体1以凸焊和钎焊工艺焊接在一起。
油轨管体1是由板材卷焊成型的,油轨管体1上不需要单独加工出与进油管座4连接时的通孔,进油管座4焊接在油轨管体1的一个端面,内部有通孔结构与油轨管体1连通。在管体1上连接有传感器座2、喷油器座6、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8。传感器座2、喷油器座6的内部均具有与管体1内部相通的通孔,且传感器座2、喷油器座6的结构与现有技术是相同的;油轨管体1上也不需要设卸压阀。
进油管座4为多轴肩圆柱形外形,通过内锥面孔口与进油管5连接,进油管5的链接端头设球形接头,与进油管座4的内锥面配合并通过螺帽旋紧形成密封,使得燃油通过通孔9进入油轨管体1的内腔,进油管4通过结合面10与油轨管体1焊接相连,首先通过凸焊焊住,然后应用钎焊工艺进行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7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