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阻尼结构的踏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6019.4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572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动;刘晓峰;常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G1/30 | 分类号: | G05G1/30;G05G5/03;B60T7/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 峥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阻尼 结构 踏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零部件,具体是一种带有阻尼结构的踏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汽车系统的集成化,人们正考虑向有机械支持系统或无机械支持系统的线控驱动(X-By-Wire)方向进行开发研究。采用X-By-Wire可以降低部件的复杂性、减轻质量、降低油耗和制造成本,也相应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线控油门便是其中发展比较迅速的一例。线控油门系统中利用电子油门踏板代替了传统的机械油门踏板,实现了将踏板的机械转角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传统的机械式的油门踏板在工作过程中,踏板的下压力曲线和踏板的返回力曲线之间有一个滞后的关系。采用电子油门踏板取代机械式油门踏板后,若电子油门踏板上没有相应的阻尼结构来实现机械油门踏板的该项功能,那么会给驾驶员的驾驶感觉带来一定的变化,在车辆处于较高速度状态行驶时,驾驶员需要保持踏板在某一位置不动,长时间处于该姿势时,很可能会发生疲劳。因此,在踏板上加入阻尼功能后,可以提高驾驶的舒适感,减缓驾驶疲劳,消除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专利EP1942390A1中,公布了一种带有阻尼结构的电子油门踏板,该结构中巧妙的借用了弹簧座和踏板之间的摩擦来提供阻尼力,但是由于其摩擦力的力臂比较短,如若在踏板臂上获得较大的阻尼感,那么需要的摩擦力就比较大,从而在使用过程中,阻尼力的衰退比较明显,此外该阻尼力对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比较敏感,要想获得比较稳定的阻尼力,对零部件的制造精度要求比较高,在专利CN1341236A中公布了适用于其特定踏板装置的阻尼器,但为了实现阻尼的效果需要增加的零件较多,加上阻尼器后该踏板装置的安装所需空间也有所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带有阻尼结构的踏板装置,踏板上带有阻尼结构,可与底座内壁产生摩擦力,可以实现阻尼效果,阻尼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充分地利用了踏板的内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阻尼结构的踏板装置,包括有踏板、底座,踏板与底座之间垫置有回位弹簧,踏板的轴孔内穿过有转动安装于底座上的转轴,踏板前端带有传动臂,其特征在于:传动臂上固定安装有阻尼块,阻尼块的外端面贴合于底座的内侧壁上,所述踏板的轴孔外侧设有凸块,凸块的外端面贴合于底座的内侧壁上。
所述的传动臂的前端设有中空凹槽,中空凹槽内置有阻尼块,阻尼块的外端面贴合于底座的内侧壁上,所述踏板的轴孔外侧环绕有弧形凸块,弧形凸块的外端面贴合于底座的内侧壁上。
所述的阻尼块与底座的内侧壁之间可为斜面配合或平面配合。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当驾驶者踩动踏板,使踏板绕着转轴顺着方向D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阻尼结构的存在,从而产生摩擦,从上述的阻尼结构中可知,摩擦可以发生在:a)踏板前端中空凹槽内的阻尼块的端面与底座的内侧壁之间;b)踏板前端的传动臂端面与底座的内侧壁之间;c)踏板的轴孔外侧环绕有弧形凸块端面与其对应的底座的内侧壁之间,或者踏板轴孔处可开有中空凹槽中,且中空凹槽内的阻尼块与底座轴孔处的内侧面之间;d)摩擦可以由a)和c)组合提供或b)和c)组合提供,设此时摩擦产生的摩擦力为μ1,当踏板绕着转轴顺着方向U转动时,设在相同的位置(相对于踏板下压的过程)摩擦力的大小为μ2,在同一位置,由于踏板在下压运动趋势时和踏板在弹起运动趋势时,阻尼结构产生的摩擦力大小相同,但是摩擦力的方向相反,从而引起在相同位置,踏板具有下压趋势时,踏板1上的脚踏部位所需施加的力F1和踏板具有弹起趋势时,踏板1上的脚踏部位所需施加的力F2不同,F1与F2之间的差值即为踏板装置的阻尼力,不考虑踏板内的其它摩擦,F1和F2之间的差值为μ1+μ2。
本实用新型的阻尼结构布置在踏板和底座上,且该阻尼的增加并没有带来踏板装置安装所需空间的增加的问题;阻尼结构实现简单,结构简洁,易于制造,经济性好;结构通用性好,适用于如电子油门踏板、电子制动踏板、电子离合踏板等踏板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踏板力的特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60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含式疲劳预警器
- 下一篇:定量快速检测苯二氮卓的上转磷光检测试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