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的手把拉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9909.2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1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芝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芝娴 |
主分类号: | B62K23/02 | 分类号: | B62K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手把 拉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手把拉杆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可避免于侧倒翻车时受到损坏,以延长各部元件的使用寿命,且可分段定位式的调整长度以配合实际车种需求的车辆的手把拉杆结构。
背景技术
机车、自行车等各式车辆于前侧垂直枢接有一龙头,龙头的底端装设有前轮,以利用龙头与前轮控制该车辆的行进方向,而龙头的左右刹车座或变速座把手的两侧拉杆分别固接有一手把拉杆,以供控制刹车或变速。
然而,上述的车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由于手把拉杆仅固接于左右刹车座或变速座把手的两侧拉杆而不具有任何的缓冲结构,当车辆于行进中或静止状态下侧倒翻车而以把手碰撞地面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手把拉杆的变形甚至是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手把拉杆结构,以令手把拉杆本体于碰撞时(例如车辆行进中或静止状态下侧倒翻车而碰撞地面)上弯90°以避免受到损坏,并可利用弹性件顶推手把拉杆本体而回弹至原位,借此可便于使用且能延长各部元件的使用寿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手把拉杆结构,其主要具有一连接座,以供固接于该车辆的左右刹车座或变速座把手的两侧拉杆,而连接座的另一端则形成有一枢设部,枢设部枢接有一手把拉杆本体,手把拉杆本体的一端形成有一枢接部,枢接部穿设有一枢轴,以供枢接于该连接座的枢设部,而枢轴的外侧套设有一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座、手把拉杆本体相顶掣,以提供手把拉杆本体回弹复位所需的弹力。
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的手把拉杆结构,具有连接座,连接座枢接于手把拉杆本体的一端,并于枢接处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座、手把拉杆本体相顶掣;所述手把拉杆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能滑动的设置有延伸手把,所述延伸手把设置有定位件,并于所述滑槽形成有定位部,而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定位部相卡掣。
上述的车辆的手把拉杆结构,其中,该连接座形成有枢设部,且该手把拉杆本体的一端形成有枢接部,枢接部穿设有枢轴,枢轴则枢接于该连接座的枢设部。
上述的车辆的手把拉杆结构,其中,该弹性件套设于该枢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手把拉杆本体上的延伸手把分段定位而调整成所需的长度,以配合实际车种所需的短把手或长把手而使用,极具实用上的便利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的手把拉杆结构于手把拉杆本体的侧壁开设有一滑槽,滑槽中可滑动的设置有一延伸手把,延伸手把的接近末端处开设有一孔洞,孔洞穿设有一固定件,固定件对应于该滑槽的一端设置有一定位件,并于滑槽的侧壁与上下壁分别形成有一孔道与一定位部,而固定件的末端可滑动的穿入孔道中,且定位件与定位部相卡掣。
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的手把拉杆结构,具有手把拉杆本体,手把拉杆本体开设有滑槽,滑槽中可滑动的设置有延伸手把,延伸手把设置有定位件,并于滑槽形成有定位部,而定位件与定位部相卡掣。
上述的车辆的手把拉杆结构,其中,该定位部为定位齿。
上述的车辆的手把拉杆结构,其中,该定位件为簧片。
上述的车辆的手把拉杆结构,其中,该延伸手把形成有连接部,连接部设置 于该滑槽。
上述的车辆的手把拉杆结构,其中,该延伸手把开设有孔洞,孔洞穿设有固定件,并于该滑槽形成有孔道,而固定件可滑动的穿入孔道中,且该定位件设置于固定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手把拉杆本体枢接于连接座,当受到碰撞时(例如车辆行进中或静止状态下侧倒翻车而碰撞地面),手把拉杆本体将向上转动达90°而避免整体结构的损坏,且手把拉杆本体的枢接处设有弹性件,可于碰撞的力量消失后顶推手把拉杆本体而回弹至原位,借此可便于使用且能延长各部元件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手把拉杆本体侧壁开设有一滑槽,滑槽中可滑动的设有一延伸手把,可将延伸手把沿着滑槽滑动而一段段的逐次缩回或拉出并分段定位,以配合实际车种所需的短把手或长把手而使用,极具实用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枢接部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延伸手把组合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枢接部转动状态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 连接座 11 枢设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芝娴,未经陈芝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99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白蚁地埋式控制电缆
- 下一篇:基于扫描测试的多个SRAM的内建自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