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车组卧铺车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4967.6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0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帮成;章国平;王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0 | 分类号: | B61D17/00;B61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组 卧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轨电车车辆的车厢。
背景技术
高速动车组为适应高速运行的安全、舒适、动力学等性能要求,车体断面与低速客车有很大区别。中、低速客车三层卧铺客车包间内部顶板高度为2750mm,地板面距轨面高度为1260mm,而高速动车组的车体高度比低速客车低540mm,如果地板面距轨面高度仍为1260mm,则为保证乘坐舒适性,只能布置两层铺,这将造成损失很多运输定员,导致经济效益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的安全性高,乘坐的舒适性好,运输定员较多的动车组卧铺车。
本实用新型的动车组卧铺车,包括车厢,车厢内设有卧铺,车厢底架前端的下部安装有前转向架装置,车厢底架后端的下部安装有后转向架装置,所述底架为前后两端高、中间低的结构,其前端的下表面具有向上凹进的前凹槽,所述前转向架装置安装在前凹槽内,所述底架后端的下表面具有向上凹进的后凹槽,所述后转向架装置安装在后凹槽内,所述车厢内底架的前端为一高出中部的前凸台,车厢内底架的后端为一高出中部的后凸台,前凸台通过前台阶与车厢内底架的中部相连,后凸台通过后台阶与车厢内底架的中部相连,车厢内中部的所述卧铺为三层卧铺。
本实用新型的动车组卧铺车,其中所述车厢内中部的空间高度为2750mm,车厢内两端的所述卧铺为二层卧铺。
本实用新型的动车组卧铺车,采用降低车厢中部底架,使中部包间车内高度达到中、低速客车卧铺车的车内高度,使车厢中部包间可达到三层铺布置,每节车可增加定员14个,以北京到上海硬卧上铺票价390元计算,每节车往返运行一次将增加收益为10920(=390X14X2)元,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同时由于降低了车辆重心,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动车组卧铺车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车组卧铺车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车组卧铺车,包括车厢1,车厢1内设有卧铺10,车厢1底架2前端的下部安装有前转向架装置3,车厢1底架2后端的下部安装有后转向架装置4,底架2为前后两端高、中间低的结构,其前端的下表面沿左右横向具有向上凹进的前凹槽5,前转向架装置3安装在前凹槽5内,底架2后端的下表面沿左右横向具有向上凹进的后凹槽6,后转向架装置4安装在后凹槽6内,车厢1内底架2的前端为一高出中部的前凸台7,车厢1内底架2的后端为一高出中部的后凸台8,前凸台7通过前台阶9与车厢1内底架2的中部相连,后凸台8通过后台阶10与车厢1内底架2的中部相连,前台阶9和后台阶10的高度为540mm,车厢1内中部的卧铺10为三层卧铺,车厢1内两端的卧铺10为二层卧铺。
本实用新型的动车组卧铺车采用降低车体中部地板,使车内木地板距车顶板高度达到2750mm,车体中部包间可达到三层铺布置,每节车增加定员14个,以北京到上海硬卧上铺票价390元计算,每节车往返运行一次将增加收益为10920(=390X14X2)元,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动车组卧铺车对高速铁路客车采用三层卧铺的措施是降低车体结构的中部地板,使中部包间车内高度达到中、低速客车卧铺车的车内高度,同时降低了车辆重心,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4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