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排气系统空心吊钩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2415.1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560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呼华斌;徐有忠;杨晋;田德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3/04 | 分类号: | B60K1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排气 系统 空心 吊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排气系统中用于将排气管与车体相连接的吊钩。
背景技术
汽车排气系统包括从发动机排气多支管到排气尾管各个组合部件。排气系统的一端通过排气多支管与发动机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吊挂装置与车体相连。按照温度高低的不同,排气系统可分成热端和冷端。离发动机近的部分为热端,此处温度可达到700℃左右,甚至更高;一般的柔性管是热端和冷端的分界点,冷端温度通常有300℃左右。
发动机是整车最主要的振动和激励源,其振动传递给排气系统,然后通过吊挂装置传给车身,车身的振动通过座椅、方向盘和地板直接传给乘客,同时车身的振动也会形成辐射,在车内产生噪声,给乘客造成不舒适的感觉,显然,排气系统是整车中重要的振源和声源。
如图1所示,吊挂装置是由两个吊钩和一个橡胶吊块组成。其中,与排气管相连接的吊钩为主动吊钩1,与车体相连的为被动吊钩2,主动吊钩1与被动吊钩2之间由橡胶吊块3固定联接。传递到车身上的力是用于衡量吊挂装置的重要指标,该力取决于两个因素,即主动吊钩的振动与橡胶吊块的传递频率。通常橡胶吊块的传递率可通过其刚度来控制,而吊钩的刚度及模态对于保证隔振效果非常重要,为了使吊钩达到自身隔振的效果,吊钩的模态需要满足:
已有技术中,应用在汽车排气吊挂装置中的以圆钢为原料的汽车吊钩都是实心圆钢原料,具体是根据实际布置状况对圆钢进行折弯,并将其与排气系统或车身直接进行焊接,在吊钩端头设置墩头用以对橡胶吊块起限位作用。这种悬臂梁形式的实心吊钩存在如下问题:
1、吊钩质量较重,不满足车身轻量化设计的要求。
2、吊钩模态较低,其自身隔振效果不好,很容易将排气系统上的振动传递至车身侧,影响了整车NVH性能。
3、散热性不好,如前所述,排气系统侧有很高的温度,而实心结构的吊钩自身散热效果较差,以至于排气系统温度直接传递在橡胶吊块上,长时间高温会加速橡胶吊块的老化,影响其正常工作性能,更甚至烧坏橡胶吊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汽车排气系统空心吊钩,以促进汽车轻量化发展,减少整车振动,提高乘车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汽车排气系统空心吊钩的结构特点是设置汽车排气系统中的吊钩为空心管体。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吊钩的空心管体内腔为贯通的空腔,端部有散热孔。
述吊钩是以无缝圆钢管为原料。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重量轻,以壁厚2mm计算,较之实心结构的重量能减少50%左右。满足车身轻量化的设计要求。
2、本实用新型模态高,以相同结构的实心吊钩相比,本实用新型空心结构的模态能提高55HZ左右,因此主动吊钩本身的隔振效果有着显著提高,对整车NVH有积极贡献。
3、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好,空心结构的散热效果显然优于实心结构,并且端头处的散热孔更进一步增加了散热效率,故而能显著降低排气系统对橡胶吊块上传递的温度,对橡胶吊块有一定保护作用。
4、本实用新型加工工艺简单、容易折弯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排气系统中吊钩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动吊钩、1a散热孔、2被动吊钩、3橡胶吊块、4排气管。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与已有技术相同的是,本实用新型是针对汽车系统的排气装置,主动吊钩1固定设置在排气管4上,主动吊钩1与被动吊钩2依靠橡胶吊块3相互连接,在主动吊钩1和被动吊钩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墩头,用于定位橡胶吊块3。
参见图2,与已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设置汽车排气系统中的主动吊钩1和被动吊钩2为空心管体,空心管体内腔为贯通的空腔,端部有散热孔1a。
具体实施中,主动吊钩1和被动吊钩2可以是以无缝圆钢管为原料。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中的实心结构的吊钩装置在加工方法及其在排气吊挂系统中的安装方法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2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泡沫型恒流节水起泡器
- 下一篇:运行揭示自动验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