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间歇性供电式车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0097.5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2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藤冈一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藤冈一路 |
主分类号: | B60L11/00 | 分类号: | B60L11/00;B60L5/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歇性 供电 车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歇性供电式车辆系统,主要用于电动巴士、汽电混合动力车(hybrid car)、轻轨车(LRT)或电车、物流车、垃圾回收车等。
背景技术
在频繁地重复停车、启动的车辆系统中,以前尝试在车站上设置供电设施,对停车中的车辆进行辅助充电。
然而,以往的供电设施因为几乎是向行车道(或者车道)上空推出的短架线状的装置,常常会成为其他交通的阻碍。此外,从这里供给的电力为将商用电力进行了整流的电力,因此几乎是排出CO2、NOX后所得到的电力。
在停车前后的再生充电、停车充电、加速放电中优先使用高价、但基本允许无限重复充电放电的蓄电器,在其它的行驶放电方面,使用其他电源的分工,一直以来做得不够。
虽然也有在20秒停车中,将蓄电器充电至与行驶电流几乎同样大小的电流,而能够行驶500m左右的技术,但是在此种情况下,由于也在长的加速区间内设置供电设备,存在外观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可实现排气(CO2、NOX)(甚至是燃料的)接近50%的削减、并且使用较少的架线、减低成本、无需充电装置的间歇性供电式车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间歇性供电式车辆系统包括:搭载有短时间蓄电体、长时间电源、集电板和车辆驱动马达的车辆、用于供电至车辆的供电装置、以及用于连接自然能源装置、AC商用线和用于进行买卖的买卖电装置的DC架线;所述供电装置能将来自所述DC架线的电力供给到搭载于所述车辆的短时间蓄电体或长时间电源或所述车辆驱动马达,所述车辆能在行驶时首先使用短时间蓄电体的电力,然后使用长时间电源的电力。
将车辆减速时的再生电力,停车时太阳能等形成的无碳电力输入到蓄电器内,优先使用在加速过程和行驶过程中。用完后,再利用搭载的其他电源继续行驶。
利用此种系统,在每个车站,通过将清洁电力供给至车辆上,可大幅减少汽电混合动力车或者电动车辆的燃料及CO2等排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间歇性供电式车辆系统构成概要图;以及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供电装置剖面概要图。
附图标记
1:AC商用线
2:太阳能电源
3:DC架线
4:电感
5:买卖电装置(装设有DC-AC变换器)
6:DC延长线(地下)
7:通常位置(供电棒8的返回位置)
8:供电棒
9:集电板
10:短时间蓄电体(电容器、特殊电池)
11:带驱动马达的杆
12:长时间电源(电池或引擎发电机)
13: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间歇性供电式车辆系统的整体构成概要图。1、3、4、5分别为设置在地下的共用槽时的AC商用线、DC架线、电感、买卖电装置(装设有AC-DC变换器)。
6是DC延长线(地下),8是供电棒,11是杆,在前端带有使供电棒8旋转或滑行移动的马达。7表示通常位置(供电棒不进行供电动作的位置)。9表示安装在车辆13上部的集电板。
参照图1,说明当车辆13停车至车站时如何将电力(能源)供给到车辆13。
首先是再生区间,此时在车辆内部以10秒的时间再生电力被充电至短时间蓄电体10。接着是约为20秒钟的停车区间,此时,由图1中的7的状态开始,供电棒8旋转,接触到集电板9的前部。从而,来自DC架线3的电力充电到短时间蓄电体10中,直至供电棒8离开集电板9为止。然而,以往,该电力几乎是从约50%CO2的AC商用线1经由买卖电装置5取得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特点为,将该电力等价成为CO2=0的无碳电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采用太阳能电源2作为自然能源装置。首先,设置太阳能电源2,并与DC架线3连接。设置太阳能板,使得该太阳能电力量的总计等于车辆侧所利用的电力量的总计。
不过,这样会造成晴天时DC架线电压上升过高、雨天或夜间时电压下降过低。要低成本地解决这个问题,可将太阳能电力通过买卖电装置5传输至电力公司,仅接收车辆13所需要的电力即可。此外,亦可利用所谓的智能电力。
车辆13就会等价地并稳定地利用无碳电力。太阳能电源2的设置场所可为车站附近的人行道上空、亦可为其他处的空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藤冈一路,未经藤冈一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00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噪音汽车轴流冷却风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纸质载带的冲孔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