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翻转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5165.9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8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蹇永良;牛学斌;柯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龙光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及模具制造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艺的不断发展,印刷电路板(PCB)已成为绝大多数电子产品达到电路互联的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印刷电路板一般采用覆铜箔层压板制成,覆铜箔层压板是将增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过热压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简称覆铜板(CCL)。
在覆铜板的加工工艺中,覆铜板由铜箔和绝缘树脂交替铺设后,上下衬填不锈钢质的压模钢板,经过热压机热压制成,这种压模钢板价格昂贵,其表面的平整度直接影响覆铜板的表面质量和电学性能,长期使用钢板的同一面容易使钢板发生轻微的变形,用变形的钢板压置后会在覆铜板上留下垫伤,造成产品的不合格,因此,应该交替使用钢板的两面,保持钢板两面的平整性,然而此类钢板大都极薄,手工操作难度很大且容易造成钢板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翻转装置,其可实现钢板的自动翻转作业,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改善作业品质,降低不良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翻转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上的电机和翻转架,该翻转架横向枢装于机架上,翻转架上设置有钢板夹紧机构,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翻转机翻转。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上皮带轮和下皮带轮,两皮带轮通过皮带相连接,下皮带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所述翻转架包括有并行分布的第一翻转臂和第二翻转臂,两翻转臂通过其间的连接臂固定连接,形成一方形框体,所述夹紧机构设置于该两翻转臂的两端,以及,于两翻转臂的中部位置分别向外侧延伸出一转轴,两转轴枢接于机架上,且该第一翻转臂的转轴固接于前述上皮带轮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其主要系通过设置一可随电机转动的翻转架,使用时将钢板固定于该翻转架上,当电机工作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翻转架同步转动,当转动了180°时,电机停止工作,翻转架停止转动,从而实现钢板的自动翻转作业,可大大提高翻转的作业效率,降低作业强度,其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
20、电机
21、传动机构 211、上皮带轮
212、下皮带轮 213、皮带
22、输出轴
30、翻转架
31、第一翻转臂 311(321)、转轴
312(322)、夹紧机构 32、第二翻转臂
33、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自动翻转装置,其包括机架10和安装于机架10上的电机20和翻转架30,其中:
所述电机20设置有传动机构21,该传动机构21包括有上皮带轮211和下皮带轮212,两皮带轮通过皮带213相连接,该上皮带轮211与下述翻转架30之第一翻转臂31的转轴311固接,下皮带轮212与电机20的输出轴22固接,电机20工作时,下皮带轮212带动上皮带轮211随输出轴22同步转动。
所述翻转架30为一方形的框体结构,用于翻转钢板,其包括两并行分布的翻转臂,分别为第一翻转臂31和第二翻转臂32,两翻转臂通过其间的连接臂33固定连接,于两翻转臂的中部位置分别向外侧延伸出一转轴311、321,两转轴311、321横向枢接于机架10上且第一翻转臂31的转轴311固接于前述上皮带轮211上,则电机20转动时,上皮带轮211带动翻转架30同步转动,以及,于两翻转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夹紧钢板的夹紧机构312、322,以防止钢板在翻转过程中脱落。
使用时,钢板被送入翻转架30后,其两端被两翻转臂的夹紧机构312、322夹紧,此时电机20开始工作,下皮带轮212通过皮带213带动上皮带轮211随电机20的输出轴22同步转动,上皮带轮211又带动翻转架30同步转动,当转动了180°时,电机20停止工作,翻转架30停止转动,两翻转臂的夹紧机构312、322松开对钢板的夹紧,钢板被送出,从而实现将钢板翻转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龙光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龙光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51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