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配线固定吊挂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3310.1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602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许家振;苏文铭;傅瑞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固定 吊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挂吊机构,特别是关于一种车辆配线固定挂吊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皆具有许多配线,如:油门线、控制各个元件动作的电线等等,而所述配线是散布于车辆的车壳与车架之间,因此通常会以数个束缚件沿着所述配线套设来将所述配线捆束集中。然而,所述束缚件无法固定于该车壳内表面,使得所述配线即使由所述束缚件集中后,仍会悬空于车壳与车架之间,使得空间利用上受到阻碍。
基于上述原因,便有如图1所示的结构改良,该车壳100的内表面101设置有数个固定单元11,及数个用以锁固于车架110上的锁付座12(因为视角的关系,于图1中只显示一个固定单元11及一个锁付座12),参阅图2,每一固定单元11包括一由该内表面101延伸且与该内表面101概呈直角的中空状凸柱111,及一锁合于该凸柱111并与其概呈直角的软质金属片112,由该内表面101、凸柱111,及金属片112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间13,所述配线110则置于该容置空间13中,并扳动该金属片112(如图2中虚线所示)来将所述配线110挡止于该容置空间13中。
上述固定单元11的设计,会使得所述配线110贴靠于该车壳100的内表面101,而减少空间利用上的阻碍,然而,所述凸柱111是与该车壳100以塑胶射出一体成形,由于该内表面101与每一凸柱111的接触点102会形成一厚度较厚的区域,因此在冷却时,所述接触点102的冷却较慢,导致所述接触点102对应之车壳100的外表面锁固点103会有收缩凹陷的现象,而造成外观不佳;再者,每一金属片112皆需要以一螺丝113来锁合于对应的凸柱111上,不但大幅增加锁合所需要的人力与工时,同时所述金属片112与螺丝113也增加成本上的支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有效节省人力及成本的车辆配线固定吊挂机构。
于是,本实用新型车辆配线固定挂吊机构,该车辆包含一车架,及一锁合于该车架上的车壳,其特征在于该车壳内表面是设置有至少一个车辆配线固定吊挂机构,该车辆配线固定吊挂机构包含一设置于该车壳内表面的锁付座,及一由该锁付座所一体延伸的吊挂座,该锁付座以一固定件固定于车架上,该吊挂座包括一本体段,及一由该本体段往该车壳内表面方向延伸的挡止段,所述配线是置放于该锁付座、本体段,与挡止段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借由该吊挂座是由该锁付座所一体延伸,不需要再以人工另外锁合金属片,因此不但达到有效节省人力及工时的效果,也使得车壳的外观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现有锁付座与固定单元的相对位置;
图2是一剖视图,辅助说明现有该固定单元的结构与使用状态;
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车辆配线固定挂吊机构之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4是一侧视剖视图,辅助说明说明沿图3的IV-IV割面线之剖面的态样;及
图5是一部分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车辆配线固定挂吊机构之第二较佳实施例。
200···配线
210···车壳
211···内表面
220···车架
3····车辆配线固定吊挂机构
31 ···锁付座
311···板状座体
312···补强体
313···底缘面
314···侧缘面
32 ···吊挂座
321···本体段
322···挡止段
323···定位段
324···容置空间
4····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两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车辆配线固定挂吊机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是设置于一车辆(图未示)内供数条配线200置放定位,该车辆包含一车架220,及一锁合于该车架220上的车壳210,该车壳210的内表面211是设置有数个车辆配线固定吊挂机构3(因为视角的关系,于图3中只显示一个),每一车辆配线固定吊挂机构3包含一锁付座31,及一由该锁付座31所一体延伸的吊挂座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3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