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脉冲澄清池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7687.6 | 申请日: | 200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487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裴瀚笛;陆子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得利满水处理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100000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澄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水、污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给水净化澄清池,尤其涉及一种脉冲澄清池。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幅增加,污水的处理成为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澄清池是利用池中积聚的泥渣与原水中的杂质颗粒相互接触吸附,以达到与清水较快分离的给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可较充分发挥混凝剂的作用和提高澄清效率。澄清池按泥渣的情况一般分为泥渣循环(回流)和泥渣悬浮(过滤)等形式。其中脉冲澄清池属于悬浮泥渣型澄清池,由脉冲发生器系统、配水稳流系统、澄清系统及排泥系统组成。利用脉冲配水方法,自动调节悬浮层泥渣浓度的分布,进水按一定周期充水和放水,使悬浮层泥渣交替地膨胀和收缩,增加原水颗粒与泥渣的碰撞接触机会,从而提高澄清效果。现有技术缺点:上升流速小,池体面积大,占地大;污泥浓度小,絮凝效果差;出水水质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澄清池清水上升流速较小、池体面积大、占地大、污泥浓度低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表面水力负荷大,絮凝效果好,污泥浓度高,减小占地,出水水质佳的脉冲澄清池。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脉冲澄清池,包括由原水进水管、进水室、鼓风机、真空破坏阀组成的脉冲发生器和由原水配水管、澄清水集水槽、排泥沟、整流板、澄清池、污泥浓缩室组成的池体,进水室的上部的真空室连接有鼓风机、真空破坏阀,进水室的下部的原水配水室连有原水进水管,原水配水室与澄清池的底部相连,澄清池内设有上部的清水层和底部的污泥层,其中在清水层上部设有澄清水集水槽,其特征在于:在污泥层和清水层之间设有一层斜管。
所述斜管密布于清水层与污泥层之间,包括污泥浓缩室。
所述斜管截面为六边形,且与水平面成60°角。
所述真空破坏阀为电动或气动式。
所述进水室内设有液位上限和下限开关。
所述澄清池布置成方形、圆形或矩形的。
所述排泥沟中的排泥管与间断性自动排泥阀连接,自动排泥阀为电动或气动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了斜管装置,与现有脉冲澄清池相比,提高了水力负荷,大幅度减少占地,污泥层污泥浓度更高,利于水中固体颗粒的去除;
2、配置鼓风机抽真空,液位上限和下限开关控制高、低水位,真空破坏阀破坏真空及自动排泥阀间断性排泥,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稳定、调节灵活;
3、结构简单;水池平面可布置成方形、圆形或矩形,较为灵活,有利于水厂平面布置;无水下机械设备,维修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斜管的结构图。
1、原水进水管;2、澄清水集水槽;3、排泥沟;4、整流板;5、污泥层;6、清水层;7、隔墙;9、原水配水管;10、污泥浓缩室;11、原水配水室;12、斜管;13、真空室;14、液位上限线和下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原水进水管1、进水室、鼓风机、真空破坏阀组成的脉冲发生器和由原水配水管9、澄清水集水槽2、排泥沟3、整流板4、澄清池、污泥浓缩室10组成的池体。澄清池布置成方形、圆形或矩形的。进水室分为上部的真空室13和底部的原水配水室11。在进水室的顶部设有真空破坏阀(电动或气动式),真空室13的上部设有与外界大气相连的鼓风机。进水室内设有液位上限线和下限线14。原水进水管1前段设有加药管,尾端穿过进水室底部进入进水室。进水室的下部为配水区间,配水区间底部与多根安装在澄清池底部平铺的原水配水管9连接。在配水管上开设圆孔。在配水管上方设有整流板4。澄清池内设有上部的清水层6和底部的污泥层5,整流板4上方为污泥层5。其中在清水层6上部设若干个澄清水集水槽2,均匀配置的澄清水集水槽2(集水管)均匀收集澄清水,使原水均质地与泥层接触,没有死角的产生。在污泥层5和清水层6之间设有一层斜管12。斜管12截面为六边形,且与水平面成60°角。斜管12覆盖澄清池整个沉淀表面,包括污泥浓缩室10,截流水中未被污泥层5截留的残留固体颗粒,截留下来的固体颗粒沿斜管12滑落到污泥层5使污泥浓度更高。污泥层5与污泥浓缩室10之间设隔墙7,控制污泥层5厚度。污泥浓缩室10底部的排泥沟3(泥斗)中的排泥管与间断性自动排泥阀连接。自动排泥阀为电动或气动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得利满水处理系统(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得利满水处理系统(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76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导轨型可插拔式DVD设备
- 下一篇:包合式变压器绕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