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互电容式触摸屏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36037.1 | 申请日: | 2009-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245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唐根初;蔡荣军;江育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6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触摸屏,尤其是手机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是一种显著改善人机操作界面的输入设备,具有直观、简单、快捷的优点。触摸屏在许多电子产品中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比如手机、PDA、多媒体、公共信息查询系统等。过去,各种类型的触摸屏不断出现,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和表面声波式触摸屏。
一般,电容式触摸屏是利用触摸屏中的一透明导电膜作为电容的一极,人体的手指作为电容的另一极,当手指接近或者接触触摸屏表面时,手指与触摸屏耦合,形成一个新的电容,触摸屏的控制器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计算出接触点的位置坐标(X,Y),最终,主机根据控制器提供的位置坐标(X,Y)解释和执行相应的事件。过去,由于结构和驱动成本的限制,以及触控失真等多方面的缺点,电容式触摸屏的运用范围非常狭窄,电阻式触摸屏是市场中使用最为普遍的触摸屏技术。电阻式触摸屏是一种利用压力作用引起上、下导电层的接触导致系统的电信号发生变化来实现输入功能。近期,由于结构和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电容式触摸屏逐渐兴起。在这些新型的电容式触摸屏中,因为去除了电阻屏的柔性导电膜和复杂结构,采用了不同的触控方式,表现出更加良好的性能,比如,屏内没有机械运动磨损问题,而且结构简单、透光率高、线性度好、防尘、防火、防刮、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也具有稳定的性能等。电容式触摸屏的另一方面的优点是它可以实现多点触控功能,即使用者可以通过它同时进行多点触摸信号输入,实现多点同时操作以完成特定的动作,比如放大、缩小、旋转等的功能。
但是,目前的电容式触摸屏多是采用自电容方式实现触摸信号输入,它的多点触控功能是根据手势变化实现,存在“鬼点”现象,不能真正解释多点位置的绝对坐标,从而影响多点触控功能的真正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电容式触摸屏,解决现有自电容式触摸多点触控技术存在的问题,并能同时提供触摸屏触摸多点位置的绝对坐标,真正意义上实现多点触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互电容式触摸屏由强化玻璃、光学透明胶和电容感应复合结构组成。强化玻璃具有防爆性能,能保护其下面的电容感应复合结构;采用物理真空镀膜和丝网印刷技术,在强化玻璃的非视窗区下表面制备了颜色膜,因此,强化玻璃也具有装饰作用。电容感应复合结构为互电容式触摸屏的核心部分,其包括光学透明基材、基材表面的电容感应单元和导电线路。电容感应单元由呈矩阵分布的菱形透明导电膜组成,这些导电膜分为纵向导电连接和横向导电连接,分别用X轴坐标和Y轴坐标表示。X轴坐标的电容感应单元和Y轴坐标的电容感应单元可以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也可以在不同的平面内,如果在同平面内,它们交汇处则被绝缘分开。导电线路由多组导线组成,它们分别独立连接上述的纵向及横向已经连接的电容感应单元。最后,将强化玻璃与电容感应复合结构通过光学透明胶贴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互电容式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电容感应单元成矩阵分布,并分别纵、横连接,代表X轴和Y轴坐标。在手指接触前,手指触摸位置的电容感应单元与其周围的电容感应单元存在互电容(CP),当手指接触触摸屏时,产生新的电容(CF),使该电容感应单元与其周围电容感应单元的互电容发生变化,触摸屏的控制器通过测量电容变化,完全确认某一触摸位置的绝对坐标,由于不同X轴或Y轴的电容感应单元都是通过导电线路独立直接连接控制器,因此当触摸屏表面存在两点或者多点触摸屏时,它们的绝对坐标都可完全表示,实现多点触控功能。
附图说明
图1(a)为触摸屏的表面存在两触摸点;(b)为自电容式触摸屏的表面存在两触摸点时,伴随产生“鬼点”现象。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强化玻璃的剖视图。
图4是电容感应复合结构的结构图。
图5(a)是为手指未触摸屏时,触摸屏的感应单元存在的互电容(CP);(b)是图(a)沿AA的剖视图。
图6是手指触摸时,增加电容(CF)。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6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用电子元件集成板
- 下一篇:多功能计算机主机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