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控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1525.3 | 申请日: | 200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574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杨;李秋霞;张永栋;孙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吉科;舒丽亚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式触控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屏,尤其是一种电容式触控显示屏。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屏作为一种直观、图形化的操作控制界面已被广泛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自助柜员机及销售终端等领域。
触控显示屏根据其触控感测原理可以分为电阻式触控显示屏、电容式触控显示屏、红外线式触控显示屏和超声波式触控显示屏等,其中,电容式触控显示屏因其具有轻薄、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触控感应灵敏等特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请参阅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电容式触控显示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该电容式触控显示屏1包括一触控面板11和一显示面板12。该触控面板11和该显示面板12层叠且电连接设置,同时通过一双面胶层14粘合或用其他固定机构使其相互固定。使用者通过该触控面板11观察该显示面板12的显示画面,并通过触碰该触控面板11进行触控操作。
该显示面板12用于显示各种显示画面,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121及第二基底122和夹于该第一基底121与第二基底122之间的显示结构层123。
该触控面板11包括一感测元件114及一检测电路13。该感测元件114包括一第三基底111、一触控电极层112和一保护层113。该触控电极层112和该保护层113依次层叠设置在该第三基底111表面。该检测电路13与该触控电极层112电连接。
再请同时参阅图2,是图1所示触控电极层112与检测电路13连接关系示意图。该触控电极层112是一矩形导体层。该触检测电路13包括四输入端(未标示),该四输入端分别电连接该矩形触控电极层112的四角。该检测电路13通过检测该四输入端的电荷量变化确定触控点坐标。
然而,上述电容式触控显示屏1是由该触控面板11与显示面板12两个独立的元件层叠设置而组成,而且,该触控显示屏1包括三个基底121、122、111,因此,该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整体较为厚重,不能适应触控显示屏轻薄化的技术发展趋势。该显示结构层113发出显示画面光线需要通过该第一基底111、第三基底121后才能出射,因此,该电容式触控显示屏1的显示亮度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电容式触控显示屏整体厚重且显示亮度低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整体轻薄且显示亮度高的电容式触控显示屏。
一种电容式触控显示屏,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第二基底及夹于该二基底之间的显示结构层。该电容式触控显示屏进一步包括一触控电极层。该触控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基底与显示结构层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式触控显示屏中,该触控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基底与该显示结构层之间,则该触控电极与该显示结构层共用该第一基底和该第二基底,因此,减少多个基底的使用,从而,该电容式触控显示屏整体更加轻薄。该显示结构层发出的显示画面光线只通过该第一基底后就可以出射,减少穿透过程中过线的损耗,因此,该电容式显示屏的显示亮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电容式触控显示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触控电极层与检测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容式触控显示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触控电极层结构及其与该检测电路、运算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容式触控显示屏触控电极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揭示电容式触控显示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该电容式触控显示屏2包括一第一基底21、一触控结构层23、一显示结构层24、一第二基底22、一检测电路25和一运算电路26。其中该第一基底21和该第二基底22相对设置。该显示结构层24夹于该第一基底21和该第二基底22之间。该触控结构层23设置于该显示结构层24与该第一基底21之间。该检测电路25电连接该触控结构层23,该运算电路26电连接该检测电路25。
该显示结构层24是一液晶显示结构层,该显示结构层24包括一像素电极层243、一液晶层242和一公共电极层241。该液晶层242夹于该像素电极层243与该公共电极层241之间。该像素电极层243直接溅镀在该第二基底22面向该第一基底21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15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声频重放设备
- 下一篇:一种管式复合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