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壳体装配结构以及采用该装配结构的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1262.6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4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装配 结构 以及 采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装配结构以及采用该装配结构的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大规模普及,使用在各种电子设备的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无缝连接的概念更是成为电子设备外观品质的一个重要参照。一方面,减小电子设备壳体装配缝隙有利于防止灰尘进入电子设备内部,另一方面,缝隙越小对于消费者来说就越显得做工精细越显得高级有档次,成为消费者选购电子产品的一个考量因素。
但是由于公差存在的客观原因,缝隙的存在不可避免,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更严格地控制公差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缝隙又经济实惠的壳体装配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装配间隙的壳体装配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壳体装配结构,用于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装配,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相互设置有硬配合结构以及弹性过盈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壳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设置有以上所述的装配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装配结构及壳体实现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装配,通过弹性过盈配合与硬卡扣的结合有效地克服了公差带来的影响,减少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的配合缝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A-A方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B-B方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二盖体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A-A方向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B-B方向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爆炸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第二盖体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装配结构,用于将第一盖体10和第二盖体20装配,所述在第一盖体10和第二盖体20上相互设置有硬配合结构以及弹性过盈配合结构。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硬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盖体20上的硬扣部22和设置在第一盖体10上的凸起部12,在壳体装配的时候,凸起部12可以卡置在硬扣部22内,但是没有移动余地。所述弹性过盈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盖体10上的凸起部11和设置在第二盖体20上的弹性闭合扣体21,所述弹性闭合扣体21具有弹性臂210。在壳体装配的时候,凸起部11可以卡置在弹性闭合扣体21内,并过盈配合,在此扣合状态时,弹性臂210具有形变量,对凸起部11施加有弹性力,从而将第一盖体10和第二盖体20扣合得更为紧密从而减少它们之间的装配缝隙。这样设置可以很好地弥补硬配合结构具有公差而带来的缝隙问题,而又经济实用。又由于硬配合结构的存在,不会让使用者很难感觉到弹性配合的存在。具体的,为了使得效果更为显著,所述硬配合结构和弹性配合结构具有若干个,它们相错设置。所述硬卡扣也可以设置为螺钉等其他类型的硬配合结构。
如附图7至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壳体装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硬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盖体40上的硬扣部42和设置在第一盖体30上的凸起部32,在壳体装配的时候,凸起部32可以卡置在硬卡扣部42内,但是没有移动余地。所述弹性过盈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盖体30上的凸起部31和设置在第二盖体20上的弹性钩状扣体41,所述弹性钩状扣体41。在壳体装配的时候,凸起部31可以卡置在弹性钩状扣体41内侧并过盈配合,在此扣合状态时,连接臂410起到弹性臂的作用,对凸起部31施加有弹性力,从而将第一盖体30和第二盖体40扣合得更为紧密从而减少它们之间的装配缝隙。这样设置可以很好地弥补硬配合结构具有公差而带来的缝隙问题,而又经济实用。又由于硬配合结构的存在,使用者很难感觉到弹性配合的存在。
如附图1至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壳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设置有以上所述的壳体装配结构。通过弹性过盈配合结构的设置可以很好地弥补硬配合结构由公差带来的缝隙问题,而又经济实用。又由于硬配合结构的存在,使用者很难感觉到弹性配合的存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是为了帮助理解本专利的精神和要点,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1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