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罐式小型豆奶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3500.0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29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雄 |
主分类号: | A23L1/211 | 分类号: | A23L1/211;A23C1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 速 |
地址: | 430015湖北省武汉市硚口***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罐式 小型 豆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三罐式小型豆奶机。
背景技术
豆奶机是国外引进的一种大型饮料机,在国外它是将植物蛋白转换成乳制品的先进机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植物乳品——已经在欧美风行,豆奶机的核心——“闪蒸”器,我们每仿制一台需交专利费2万美元。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改进了哎的“闪蒸”设备,并申请了自己的豆奶核心知识产权“闪蒸器”-“喷泉式闪蒸器”,该设备将国外的“二次旋流闪蒸”器的工作方式、体积以及能耗等都大大的进行了缩小,使豆奶机小型化成为可能。
豆奶机的另一个重要设备是”乳化“装置,目前大型豆奶机是靠一种叫”均质机“的大型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将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团打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团,就叫乳化。目前我国小型豆制饮料机还不具备乳化和闪蒸(除腥)的功能,水和植物蛋白是分离的,因此只能称为豆制饮料,不能称豆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制造、易于操作,且所产豆奶品质优异的三罐式小型豆奶机。
所述一种三罐式小型豆奶机,其特征是:所述豆奶机包括高温高压气体发生罐、原料加温压力罐和闪蒸乳化罐,三个罐体分别通过第一输送管及第二输送管相连通;在原料加温压力罐内设有一斜置的旋流管,原料加温压力罐通过第二输送管与高温高压气体发生罐连通;在闪蒸乳化罐内设有闪蒸喷头,闪蒸喷头安装闪蒸直管上,闪蒸直管通过第一输送管与原料加温压力罐连通,罐体上端对应闪蒸喷头的位置处设有负压排气筒。所述闪蒸喷头上设有一间隙调节杆,间隙调节杆的一端以螺旋形式与喷头盖盘相连,其另一端通过支架固定在闪蒸直管上,喷头盖盘与闪蒸直管出口的间隙以0.2mm为最佳,并通过间隙调节杆可以调节。在第一输送管及第二输送管连接两罐体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各设有一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三罐由两个压力罐和一个闪蒸罐组成,首先由高温高压气体发生罐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输送管和阀门进入原料加温压力罐。
原料加温压力罐进气时,是由一个从上到下斜着的旋流管进气,其出口为横向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横向出口,有力和不间断喷出,使罐体内需加温的原料液体,在加温过程中,不断的加速旋转在罐体内形成一个强大的旋流,使液体中的“水分子”从长分子链变成短分子链,也就是大分子团变成小分子团,使液体中的蛋白分子也一样从大分子团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碰撞分解为小分子团,同时在水和蛋白分子进行化大为小的过程中,豆浆内的另一种物质“豆腥”(化学名称叫做“血集凝集素”),它是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它也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高温高压下进行了“气化”。当温度和压力达到需要时,就可以再次通过管道和阀门将高温高压的豆浆送进“闪蒸罐”内,再通过“闪蒸罐”内0.2mm间隙的喷头,像荷叶形状四面喷射而出,使短分子链的水和蛋白小分子团重新组合成大分子团从而达到水和蛋白乳化成“团”的“均质”作用,使豆浆变成“奶”。在蛋白和水乳化的同时气化了“豆腥:,在高温气体上升作用下一同从负压排泄筒排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体积小,可以一字排列,也可三罐堆立一体,生产量每批次只有15公斤;
2.功能多,三罐替代了进口设备的全部功能-加温、杀菌、闪蒸(除腥,除去人体有害物质)和乳化等;
3.操作简单,只需要搬动两个阀门就完成生产全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三罐一字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闪蒸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三罐堆立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温高压气体发生罐,2-原料加温压力罐,3-闪蒸乳化罐,4-输送管,5-阀门,6-旋流管,7-闪蒸喷头,8-负压排气筒,9-压力表,10-第二输送管,11-闪蒸直管,12-隙调节杆,13-喷头盖盘,1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3中,所述三罐式小型豆奶机包括高温高压气体发生罐1、原料加温压力罐2和闪蒸乳化罐3,三个罐体分别通过第一输送管4及第二输送管10相连通;在原料加温压力罐2内设有一斜置的旋流管6,原料加温压力罐2通过第二输送管10与高温高压气体发生罐1连通;在闪蒸乳化罐3内设有闪蒸喷头7,闪蒸喷头7安装闪蒸直管11上,闪蒸直管11通过第一输送管4与原料加温压力罐2连通,罐体上端对应闪蒸喷头7的位置处设有负压排气筒8。在第一输送管4及第二输送管10连接两罐体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各设有一阀门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雄,未经陈志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3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