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制线路板钻床用换刀机械手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0485.4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969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星维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55 | 分类号: | B23Q3/155;B25J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1930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制 线路板 钻床 用换刀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制线路板钻床,特别涉及用于印制线路板钻床的换刀机械手。
背景技术
在印制线路板的加工过程中,钻孔是第一道工序,随着技术发展,在钻孔过程中刀具数量越来越多,且同一尺寸刀具寿命到了也需要更换,所以需要快速、可靠的换刀机械手。换刀机械手包括两个汽缸,即控制夹头开合的汽缸和控制机械手上下位移行程的汽缸。在现有的换刀机械手上,两个汽缸拼装为一体存在稳定性差和可靠性不高的不足,而且成本较高,不利于降低印制线路板钻床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印制线路板钻床用换刀机械手,具有稳定性高和可靠性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制线路板钻床用换刀机械手,包括用于控制夹头开合的第一汽缸和控制机械手上下位移行程的第二汽缸,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汽缸、第二汽缸的缸体平行设置在同一基座内,其中第二汽缸的活塞杆外端与基座底板固定连接,第一汽缸的活塞杆外端则通过传动机构作用于夹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于控制夹头开合的第一汽缸和控制机械手上下位移行程的第二汽缸集成在同一基座内,可有效地提高了换刀动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有利于降低印制线路板钻床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一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印制线路板钻床用换刀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基座10、第一汽缸11、活塞杆11a、第二汽缸12、活塞杆12a、叉形杠杆13、夹头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印制线路板钻床用换刀机械手,包括用于控制夹头20开合的第一汽缸11和控制机械手上下位移行程的第二汽缸12。所述第一汽缸11、第二汽缸12的缸体平行设置在同一基座10内,其中第二汽缸12的活塞杆12a外端与基座底板固定连接,第一汽缸11的活塞杆11a外端则通过传动机构作用于夹头20上。由于第一汽缸11、第二汽缸12集成在同一基座10内,可有效地提高了换刀动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有利于降低印制线路板钻床的生产成本。
参照图1,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基座10铰接的一对叉形杠杆13,第一汽缸11的活塞杆11a外端与叉形杠杆13的一端传动连接,叉形杠杆13的另一端则与夹头20传动连接。
换刀过程为,由第二汽缸12的上下进出口压入气体,在导杆的导向下,活塞杆12a推动机械手整体上下移动,从而将钻头放入主轴,或从主轴夹头内取出钻头。由第一汽缸11的进出气口通入压力气体,使其活塞杆11a上下移动,并推动叉形杠杆13,使夹头20开合,从而夹住或松开钻头。换刀动作均在计算机控制下,打开或关闭气阀,以及在机床X、Y、Z轴移动配合下完成钻床的快速、准确地取放钻头。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印制线路板钻床用换刀机械手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星维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星维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0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