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制动系统辅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0268.5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56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崔澄宇;黄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澄宇;黄力华 |
主分类号: | B60T1/08 | 分类号: | B60T1/0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林中 |
地址: | 610021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制动 系统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制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机动车制动系统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制动装置一直就是使用复合的刹车蹄片与钢质的刹车盘之间的磨擦,将机动车正常行驾时的动量转化为热能,从而使用机车的减速与制动。该装置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但其缺点也是一样的明显,即当磨擦付的温度上升到一定的临界点以后,便会出现磨擦力的急剧热衰减,直至出现制动失效。这种制动失效在机动车高速、重载以及长下坡路段极易发生。目前,机动车制动失效,是我国公路行车事故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制动失效问题,人们采取了许多方法,如利用盘片制动装置、甚至通风盘式制动装置取代鼓式制动装置,以提高制动付的散热率,减轻因温度升高而导致的制动力热衰减;或使用耐高温的陶瓷材料来取代传统的钢质刹车付。但这些方法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动系统的热衰减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动效率随着工作介质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制动效果的机动车液力制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动车制动系统辅助装置,它是由液力制动箱、离合器及制动管路所构成,液力制动箱通过离合器与机动车的驱动轴相连结,而离合器则与机动车原有的液压刹车系统结合;所述液力制动箱是一密闭的容器,里面有一制动轴,在制动轴上设置两组桨叶;而制动轴至少有一端伸出与离合器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在主动轮之外设置一个从动轮,从动轮由机动车制动液压系统驱动,发动机传动轴上的主动轮齿合或接合。
液力制动箱设置有液面控制活塞。
所述的两组桨叶每组由2-4片桨叶组成,并且平均分布在制动轴的两个外圆周横截面上。
所述的离合器处设置有旁通阀来控制液力制动箱内的液面高度。所述的制动轴的一端伸出液力制动箱与从动轮相连,从而就与机动车传动轴间接相连,并且两组桨叶之间的连接轴上设置有反向齿轮。
所述的制动轴的两端都伸出液力制动箱与从动轮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机动车制动系统原有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加装一个液力制动箱来实现辅助制动。而该液力制动箱是在一密闭的容器内纵向设置两组螺旋奖叶片,两组螺旋桨叶片反向旋转。密闭的容器中充填液体。当需要制动时,液力制动箱与机动车驱动系接合,机动车驱动系驱动液力制动箱内螺旋桨工作并搅动液体。液体本身的流动阻力以及两组桨叶所形成的反向液流,会提供相应的阻力。由于密闭容器内含有空气,在制动过程中,液力制动器内液体会因搅拌而产生大量气泡。
而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液体本身温度开始上升,液体中的气泡膨胀并形成压力。在压力条件下,液力制动器的制动效率会呈线性上升趋势。并最终实现制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液力制动箱的工作原理与传统制动装置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制动效率会随着工作介质温度的提高而呈线性的提高,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刹车失效。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液力制动装置体积较小,安装运输方便,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力制动箱内桨叶设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液力制动箱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单轴车上安装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液力制动箱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在双轴车上安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机动车制动系统辅助装置,它是由液力制动箱3、离合器及制动管路所构成,液力制动箱3通过离合器与机动车的驱动系统相连结,而离合器则与机动车原有的液压刹车系统结合;所述液力制动箱3是一密闭的容器,里面有一制动轴31,在制动轴31上设置两组桨叶33,并且两组桨叶之间的连接轴上设置有反向齿轮32;而制动轴31有一端伸出液力制动箱3一侧与从动轮2相连。从动轮2与发动机传动轴上的主动轮4齿合或接合。液力制动箱3另一侧设置有液面控制活塞30。而所述的两组桨叶33每组由2-4片桨叶组成,并且平均分布在制动轴31的两个外圆周横截面上。所述的离合器处设置有旁通阀20来控制液力制动箱3内的液面高度。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澄宇;黄力华,未经崔澄宇;黄力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02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婴儿车座椅靠背倾斜度的简易调节机构
- 下一篇:节水洗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