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套管式水加热尿素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41729.8 | 申请日: | 200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8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林峰;丁志强;陈波宁;唐颋;王一江;李奎;陆晓燕;刘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柴油机厂 |
主分类号: | F02M31/04 | 分类号: | F02M31/04;F02M37/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 套管 加热 尿素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套管式水加热尿素管路,用于SCR欧四柴油机尿素管的加热。
背景技术
基于SCR欧四柴油机使用尿素为添加剂,尿素的特性为在环境压力下,-11℃时结冰,为了保证北方地区可以正常使用,必须对尿素进行加热解冻,以保证尿素的正常液态流动性。在已有技术中,通常的尿素加热解冻策略有两种,为电加热和发动机冷却水加热。两种加热解冻策略各有优缺点,电加热系统布置简单,加热效率较高,但价格非常昂贵,对整车电平性能要求很高;对于水加热系统,尿素管接头处的密封及加热较难,尿素管路装配及加热系统布置较复杂,加热效率不高,但价格较电加热便宜很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便于尿素管路及加热系统装配布置;管路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且加热效率较高的套管式水加热尿素管路。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体套管式水加热尿素管路包括尿素管,特征是:采用在第一尿素管接头上压上尿素管,将尿素管穿过第一整体式三通接头,第一尿素管接头通过螺纹拧到第一整体式三通接头上;将尿素管穿过水管,再穿过第二整体式三通接头后压上第二尿素管接头;通过旋转第二整体式三通接头将其与第二尿素管接头对接上。最后使用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将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一整体式三通接头及第二整体式三通接头卡紧密封。
所述第一尿素管接头、第二尿素管接头分别由尿素管快插接头与带螺纹转接头组成,尿素管快插接头位于带螺纹转接头中。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整体式的三通接头简化了结构,减少了零部件的装配。由于在尿素管外套一层水管,发动机冷却水在加热水管和尿素管之间流动,使尿素管浸泡在发动机冷却水中,使之大大提高其加热效率。由于整套管路使用支架固定于后处理系统周围,管路结构布置非常紧凑,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尿素管接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所示,包括第一尿素管接头1、第一整体式三通接头2、第一卡箍3、尿素管4、水管5、第二卡箍6、第二整体式三通接头7、第二尿素管接头8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第一尿素管接头1上压上尿素管4,将尿素管4穿过第一整体式三通接头2,第一尿素管接头1通过螺纹拧到第一整体式三通接头2上;将尿素管4穿过水管5,再穿过第二整体式三通接头7后压上第二尿素管接头8;通过旋转第二整体式三通接头7将其与第二尿素管接头8对接上。最后使用第一卡箍3和第二卡箍6将水管5两端分别与第一整体式三通接头2及第二整体式三通接头7卡紧密封。
所述第一尿素管接头1、第二尿素管接头8分别由尿素管快插接头9与带螺纹转接头10组成,尿素管快插接头9位于带螺纹转接头10中。
该方案采用的是整体式的三通接头简化了结构,减少了零部件的装配。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三通管路通过设计的第一整体式三通接头2和第二整体式三通接头7以及第一整体式三通接头2和第二整体式三通接头7与第二尿素管接头8和加热水管5的密封装配工艺,确保发动机冷却水与尿素充分换热时的密封性。使发动机冷却水可以完全流回发动机冷却液系统中。通过设计的尿素加热管路可以加热融化结冻状态的尿素,以确保在寒冷地区SCR柴油机尿素喷射功能的正常使用。
工作过程
从发动机中引出发动机冷却水进入本实用新型尿素加热尿素管路一端的第一整体式三通接头2和第二整体式三通接头7,加热本实用新型尿素加热管路中套装的尿素管路4以及尿素管路接头第一尿素管接头1和第二尿素管接头8,之后从本实用新型尿素加热管路另一端的第二整体式三通接头7或第一整体式三通接头2流出管路。达到循环加热被套装的尿素管4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柴油机厂,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柴油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1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桨片卸载装置
- 下一篇:背压自动控制节油系统